第5部分(2 / 4)

撈一把心態的房地產企業,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王石就曾經說過,房地產行業有很多外來戶,但萬科從不把這些企業當作競爭對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原本就是市場經濟的精髓所在,一個行業不經歷磨礪是不可能成長壯大的。

中國經濟和美國經濟不同,美國降息以期刺激流動性,中國經濟的流動性並不缺乏,大多數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匱乏不過是因為形勢好的時候過度擴張而造成的。再者,即便中國經濟增速回落,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高增長經濟體之一,全球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對中國資產依然虎視眈眈。倘若無度地降息,使得並不算低的通貨膨脹率恢復上揚並再次推高資產價格,也許那時,中國將不但面臨全球資金撤離帶來的風險,也可能面臨被迫再次加息而刺破經濟泡沫的風險,到那時,中國房地產的調整將會更為痛苦。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地方政府亦步亦趨救市新政頻出

時間進入2008年的9月,進一步的中央宏觀調控政策仍毫無出臺跡象,倒是地方政府頻頻爆出各類“救市政策”,從江蘇、福建、河南、安徽到陝西,從“延長土地出讓金繳納期限”、“提高住房公積金”到市民購買商品住房可享受補貼。

西安市出臺的救市政策曾一度引起熱議,批評質疑者有之,歡欣鼓舞者有之,地方政府頻頻救市意在何方呢?“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西安及各地政府救市的醉翁之意,並非停留在樓市本身。

地方政府並不缺少對經濟大勢的判斷水平,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2009年中國宏觀經濟的減速已成定局,地方政府正在承受空前的壓力和挑戰,多年來以GDP增長為綱的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慣性,使得地方政府在對待經濟減速的問題上有著更為敏感和複雜的情緒,之所以會冒中央宏觀調控政策之大不韙,頻頻出臺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救市政策,其真實意圖不過是“自救”罷了。

地方政府針對房地產實施“自救”理由十分簡單,我們知道,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其中,出口所面臨的問題和困境非一朝一夕或地方政府一己之力可為,在此無需贅述;而消費,地方政府更是有心無力,首先是通脹的預期減少了享受性的消費,其次是持續低迷的股市讓股民的錢包變得更癟,在2009年因為財產性收入而蓬勃的消費熱情,可能會隨著股市的變熊而偃旗息鼓,這些都不是地方政府可以扭轉刺激得起來的。

那麼,剩下的就只有投資一個途徑了。但這需要大量的資金,財力雄厚的地區已經先行一步。比如最先受到國際宏觀經濟和國內宏觀調控影響的廣東省,在2009年10月,高調啟動總投資額高達2�3萬億的“廣東新十大工程”。相同的時間內,山東、河北也均有大手筆的投資規劃上馬。

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主要靠土地出讓金和行業稅收,但因2008年房地產市場低迷,已經讓地方政府的收入大為減少,某些地方政府自身財政預算便已捉襟見肘無暇自顧,更別說劃撥大量資金用於投資建設了。一些地方政府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救市”舉措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烘焙出爐的。而這只不過是個開始,“救市”之餘,大刀闊斧地搞投資、上專案即將粉墨登場。

。。

地方政府“救市”動作能走多遠、走多久

早在中央新政出臺之前,18城市相繼出臺政策,而且一個比一個條款多,一個比一個走得遠。各地方政府是否再次越位,出臺更為寬鬆的刺激樓市政策,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也許真正的問題應該是,地方政府的“救市”動作能走多遠、走多久?

2008年10月,繼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50個大中小城市進行的城鎮儲戶問卷調查表明全國居民對後市悲觀沒信心、購房意願創十年新低以來,一家地產研究機構對37個城市400餘家房地產企業展開四季度市場預測的調研結果顯示,有51�4%的受訪企業認為房價將繼續下調,這一比例較此前的調研結果大幅上升,而大多數的開發商則無任何拿地意向。

一頭是供給,一頭是需求,兩者的悲觀情緒反映出,供需雙方對經濟形勢和企業經營狀況的信心已經非常低。而正是樓市調整和越來越嚴峻的發展形勢,把地方政府的財政生態推向崩潰的邊緣。

2007年前,中央及全國的財政收入增速都在30%以上,但2008年卻下滑至個位數。在財政收入的構成中,房地產的貢獻比例超過1/3。2008年以來,這一數字大幅下降,有的城市,比如上海,土地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