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晚飯後的各種時間隨時出現在菜地裡。
看著菜農把一條條絲瓜藤扶上竹架棚,與他們交談,有泥土的氣息。
26
很多年以後,我才知道有時尚雜誌。
我們的時尚是自己參與而形成的。我們工廠今年寒冬發了一件外套,淺白色,下面兩個口袋,是暗釦加拉鍊的,外套裡面有一個毛茸茸的內膽,可以同鈕釦一起取下來。
工廠五千多職工,人手一套。
晚上下班後,我們就三五成群地在湘鄉城裡散步。城市不大,我們往外一走,一個湘鄉城就到處可以看到穿這種衣服的人。要不了幾天,另外幾個擁有四五千人的企業,也會分發不同顏色,而式樣相差無幾的衣服。你想想,一個幾十萬人的湘鄉城,經這樣一著色,那些衣服商店,也就大量進這種款式。今年冬天不穿這種型別款式的衣服就是跟不上時代。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一個人的工廠》第四節(3)
湘鄉連續三個冬天,流行我們工廠發放的外套款式。
從湘鄉最新的電影院出來,因為是散場,也許是一個人的腳碰了這一個人的腳,也許是踩了兩腳,這個人就揚著拳頭喊打。踩的人也是街上的小混混,他肯定不能在小哥們面前顯得無能,他也回叫起來,拳頭打在各自身上。過往的人流突然改向,形成對立的兩邊。被踩的人穿的衣服就是我們工廠裡發的那種,一下子就有五個、十個、二十個、三十個穿同樣衣服的站在了一起。幾十個拳頭、幾十條腿大打出手,對方稀稀落落的幾個人,不得不跑。
衣服成為鐵合金人的標識。
27
湘鄉城有三個最大的“鋪”,每個“鋪”裡有在職、退職職工*千人。
大家隨口一問:“哪裡的?”
“鐵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