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企業最後由於國內的不足之處和歐洲諸強國的反對而失敗。
這些成就使埃及轉變為一個可怕的強國。穆罕默德不太費力地侵佔了阿拉伯半島、蘇丹、克里特島和包括今日巴勒斯坦、黎巴嫩及敘利亞在內的整個黎凡特海岸地區。這些征服提出了穆罕默德與他在君士坦丁堡的名義上的霸王馬哈茂德蘇丹之間的關係的問題。馬哈茂德曾試圖阻止穆罕默德沿黎凡特海岸擴張,但是,也很快就被決定性地打敗了。實際上,只是外國的干涉才阻止了埃及軍隊開進君士坦丁堡去結束有50O年曆史的奧斯曼王朝。同樣,也正是外國的干涉阻止了穆罕默徳實現他似乎已考慮到的一個備用計劃。這一計劃是要在小亞細亞以南的奧斯曼地區創立一個阿拉伯帝國。穆罕默德已在進行中,因為他控制了大部分阿拉伯地區,包括一些聖城。但是,一個控制前往印度的路線的強大的阿拉伯帝國是與英帝國的利益相違背的。1833年3月21日,帕默斯頓勳爵對穆罕默德的野心作了如下的評論:
他的真正計劃是要建立一個包括所有說阿拉伯語的國家在內的阿拉伯王國。就這樣一件事本身而言,也許沒有危害,然而,由於它意味著土耳其的解體,這件事我們就不能同意。此外,土耳其是前往印度的道路的佔據者,而一個有活動力的阿拉伯君主同樣會成為這樣的一個佔據者。
這意味著建立一個阿拉伯王國的任何可能性的結束。穆罕默德在外力強迫下不得不交出除埃及之外的所有屬地;在埃及,他仍然是世襲的、自主的統治者。諸強國的利益使阿拉伯的統一和獨立的實現延遲了一個多世紀。不過,應該指出,即使穆罕默德?阿里被允許實行他的計劃,他原本能建立的也只是一個個人的帝國而不是一個統一的阿拉伯民族國。情況不可能不是這樣,因為在19世紀初葉諸阿拉伯民族中間缺乏民族覺悟的觀念。
由於拿破崙的遠征和穆罕默德?阿里的極其巨大的努力,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成為西方思想的最重要的橋頭堡。1870年以後,包括當時的整個黎凡特海岸在內的敘利亞,作為西方影響的一箇中心可與埃及相匹敵。一個原因是,敘利亞和歐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繁榮,大量的敘利亞商人去國外從事商業活動,然後對國內的同胞施加同樣的催化影響,就象巴爾幹商人在早幾十年時所做的那樣。另一原因是主要由法國耶穌會會士和美國長老會教徒從事的廣泛的傳教、教育活動。到1865年,美國人已創辦了敘利亞新教學院,這所學院後來作為貝魯特美國大學而聞名整個中東。幾年後,耶穌會會士在貝魯特建立了聖約瑟夫大學。英格蘭、蘇格蘭、德國和俄國的學校隨後相繼建立,不過它們的規模較小。這些學校培養阿拉伯學生,印刷和分發阿拉伯書籍。如此,敘利亞阿拉伯人重新發現了他們的過來,瞭解了西方的文學、思想意識和技術。
這種來自外界的刺激導致最早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出現。開始時的領導人多半是基督教阿拉伯人,因為穆斯林直到較後的年代才進入教會學校。1860年,新教的一個皈依者布特魯斯?布斯塔尼開始發行報紙《敘利亞號聲報》。10年後,他建立了一家政治的、文學的和科學的雜誌《盾》。這家雜誌的箴言是“對我們國家的熱愛是一種信仰”—一這種情感以往一向為阿拉伯世界所不知。
由於奧斯曼當局的鎮壓措施,布斯塔尼和其他最早的民族主義者不能公開地進行政治鼓動。因而,第一個被公認的政治活動,是1875年新教學院的5個學生組織一個秘密的革命團體。他們制訂了一個民族綱領,該綱領要求實現自治、出版自由和採用阿拉伯語作為官方語言。土耳其官員進行了調查,試圖查出這一秘密團體的領導人員。後者驚恐起來,於1878年解散了他們的團體。然後,他們動身到埃及,因為帝國特務對埃及沒有什麼控制,那裡的形勢對有現代頭腦的阿拉伯人來說更有希望。
克迪夫?伊斯梅爾從1863至1879年統治埃及,同穆罕默德?阿里一樣野心勃勃。在他統治期間,鐵路得到敷設,亞歷山大港給擴大,蘇伊士運河通航,近代銀行建立,貨幣被穩定。外僑的人數從1836年的3000人增加到1878年的68000人,表明了新的經濟機會。教育機構的巨大發展也同樣重要。到1875年,創辦宗教小學4685所,有學生111896人,創辦宗教中學3所,有學生15335人,創辦平民學校 36所,有學生4778人,而開羅的歷史悠久的愛資哈爾大學有來自穆斯林世界各地的學生15000人。
這種活動把敘利亞商人和受過西方教育的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