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法,就不需要把有限的軍力資源用於對自己利益無關的平亂行動,而可以集中兵力搶佔石油資源,保護美國石油公司的員工安全,快速地把伊拉克的石油開出來,搶出去。
美國的政策恰恰相反。美軍不斷地去遜尼派地區搞“清剿”,又將伊拉克軍隊解散,把薩達姆的復興社會黨官員從各級政府部門清洗出去,從而把自己變成了為什葉派搶權奪利的一個工具。這一方面引起了周邊的遜尼派*國家如沙特和埃及的不滿,開始對遜尼派反美武裝提供人員、資金和武器的支援;而另一方面得益的什葉派對美國卻並不感激,而是在伊朗的支援下,迅速崛起,為未來美國可能發動針對伊朗的戰爭,建立起一個緩衝地帶。
自笑棲遲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燈前。(11)
二十九
在美國對伊拉克動武之前的一個星期,卡達半島電視臺對一些伊拉克人進行了訪問,其中談到了誰會為美國的侵略費用買單。最後的結論是伊拉克石油。然後大家又開始討論如何可以制止侵略者搶油,結論是兩個方法:一是炸燬輸油管道,二是攻擊美國石油公司的僱員。參見半島電視臺的紀錄片《控制室》(Control Room)。
當時就有人發誓會將之付諸行動,而這正是後來伊拉克出現的情況。由於美國在伊拉克投入的兵力太少,又不得不和反美武裝進行無休止的戰鬥,根本無法擔負起搶油和護路的責任。
如果當初美國可以製造假證據,使得至少在國內有個圓場,對國際輿論可以聽之任之,也就不需要把建立一個“*自由的伊拉克”提升到中心議題,這個本來就是忽悠別人也做不到的目標,讓美國普通老百姓在搶完了伊拉克的石油後,還覺得真的拯救了伊拉克人民。
而美國的戰略錯誤,就在於大規模地清剿薩達姆的殘餘勢力。美國在費盧傑這些地方大開殺戒, 還導致了和伊拉克普通民眾的衝突。
這裡舉兩個小例子。當時費盧傑戰役的直接起因是美國私人保安公司黑水公司(Blackwater)的人員被反美武裝殺死並焚屍示眾,這一事件的禍因早就種下——美軍進駐費盧傑等地區時,本來還是想討好當地群眾的。但是因為當地氣候炎熱,晚上伊拉克人通常會在屋頂的天台上睡覺,那時一個個平時包得嚴嚴實實的美麗的伊拉克少女們,就會在家裡袒胸露臂,不再防範。而20歲上下的美軍小夥子們荷爾蒙高漲,就有一些好色之徒,偷偷用夜視鏡窺探,結果被當地居民發現。
另一個例子是,在夏天炎熱時,有些伊拉克村民會在夜深涼爽時下河捉魚或者在農田裡灌溉,結果被巡邏的美軍小分隊糊里糊塗地打死。而美軍巡邏隊通常會自己帶上鐵鍬之類的挖掘工具,發現錯殺後,馬上就扔把鐵鍬扔在死者身上,偽造死者是在路邊埋炸彈的反美游擊隊的證據。這個做法不是美軍在伊拉克的發明,1993年美軍在索馬利亞亂槍打死平民,若發現是錯殺,尤其是錯殺未成年的孩子時,都會扔一把破槍為自己推脫干係。其實美國很多城市裡的警察也是這方面的高手。但是這種做法雖然可以在軍隊上級那裡過關,但蒙不了老百姓,實際後果就是伊拉克的反美戰士越剿越多。美軍在索馬利亞的作為,是筆者20世紀90年代去過索馬利亞的一些軍人朋友那裡得知的。美軍在伊拉克的做法參考《今日美國》(USA Today)的報道。
不過據一些美國人做的調查,新保守派不是沒有試圖對伊拉克前政府栽贓。當然要栽贓出核武器計劃是有一定的難度。雖然美軍“成功”地發現了一些可以用於製造核武器的金屬管,但還是沒法令人信服。另一個栽贓手法就是透過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派出一些間諜,試圖在伊拉克埋下炭疽病菌。被斬首的美國人伯格據稱就是其中的一位,有訊息說當時的伊拉克反美游擊隊在他身上還發現了很多反猶太人的宣傳品,而他本人是猶太裔美國人,這些東西似乎證明他不是一個只為求財的普通商人。
總之,陷入游擊戰的美軍無力保護伊拉克的油田和輸油管,美國石油公司就沒法進來採油。而輸油管道被炸後,美國佔領當局就只有花錢請當地的部落保衛輸油管道線。結果爆炸少了,但油管總是出這樣或那樣的故障——通常是輸夠伊拉克當地的煉油廠的煉油量後,就會出各種奇奇怪怪的機械“故障”,導致輸油停止。更有甚者,輸油管裡的油居然被人中途吸走,最後成了黑市上的油,而這些賣油得來的收益,又會變成攻擊美軍的武器彈藥。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自笑棲遲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燈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