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革命總部的蘇聯繼續存在,這便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歷史終將沿著馬克思
① 關於共產主義農民運動早期階段的研究,見小羅伊?霍夫海因茲:《中斷的浪潮:中國共產主義農民運
動,1922—1928 年》。
① 見哈里特?C。米爾斯:《魯迅:文學與革命——從馬拉到馬克思》,載默爾?戈德曼編:《五四時代的
中國現代文學》。
列寧主義的軌道前進。
因此,在此後 10 年中,許多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主要關心的事情是按馬
克思主義來認識中國社會;這並不意外,列寧主義者把理論用作“運動的指
南”,這促成了這樣一種信念,一定時期的“黨的路線”必須以馬克思主義
對階級力量結構的分析和歷史發展階段的確定為根據。“關於中國社會歷史
的爭論”①就是這種關注的一種表現。但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用語來確定中
國當前的“生產方式”,事實證明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完全合乎邏輯地
導致對中國悠久社會歷史的週期性的關注。在探討所有這些問題當中,參加
者不知不覺地只好從“理論是行動的指南”的討論轉向馬克思主義學說當其
應用於過去時的更具決定論性質的方面。參加爭論的一些人對馬克思主義發
生興趣,基本上是把馬克思主義當作傑出的社會科學。例如,這場爭論的一
個主要人物陶希聖,和其他一些參加者一樣,便是一個國民黨的擁護者。他
沒有覺出什麼困難便把他的三民主義思想體系置於馬克思主義範疇的框架之
內,或從他的分析引出非共產主義的結論。不過其他的參加者則代表斯大林
派和托洛茨基派。
在這方面我們只能提到這場爭論的某些要點。從整體上看,在試圖運用
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概念分析中國社會時,參加者似乎只
是弄清了馬克思自己的學說中關於這些問題還有某些尚未澄清的難解之處。
依靠“超經濟”權力的統治階級所控制的任何農業社會是否都是封建社會?
或者,不同的“財產關係”是否就反映不同的“生產關係”?地主階級的任
何型別是否都是封建的?商品關係普遍是否便能確定社會性質?抑或“生產
方式”的作用才是決定性的?對這些問題和其他許多問題的種種背道而馳的
答案都可以找到。
大多數參加者普遍不接受馬克思主義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概念,
他們贊成有關歷史分期的分階段發展方案,這是馬克思為西方而規定的。畢
竟只是在這種方案的框架之內,馬克思實際地描述了有力的歷史辯證法。有
一些參加者如陶希聖,想象用其他的方法來描述分階段發展的看法,並劃分
時期。中國接受馬克思穩定的“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看法,實際上就是否定
中國社會歷史有它自己的動力。
如果說這場爭論有勝負,那也是靠認可而不是靠論證取勝的。延安時期
的毛澤東沒有給這場爭論一點“理論上的”貢獻。他自己對高深理論的興趣
把他導向在馬克思主義圈子裡不那麼著名的另一場爭論,一場有關辯證法和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問題的哲學解釋的爭論。
馬克思主義在 30 年代還成為文學戰線的主要力量。在魯迅、瞿秋白等人
組成的左翼作家聯盟中,關於馬克思主義對作為“上層建築”現象的文學所
起作用的看法,出現了激烈的爭論,而未能得出一致的意見。儘管馬克思主
義似乎極端強調文學的道德-政治作用,卻無法在邏輯上使所有參加者都承認
作家應服從常有變動的黨的路線的權威。例如,很明顯,魯迅本人就不曾接
受這種權威。
40 年代這 10 年將證實日本戰爭機器的全面威脅。戰爭引起的巨大破壞
① 關於這次爭論的研究,見阿里夫?德里克:《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編史學的淵源,1919—1937
年》;又見許華茨:《中國歷史分期中的一些成規》,《哲學論壇》,1。11(1968 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