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2 / 4)

同樣短暫的時間內比袁世凱取得更多的改革成

就。在慈禧太后的支援下,在為實現改革綱領而招募來的日益增多的隨從人

員幫助下,他幾乎參預了帝國末年發起的在制度上進行改造和革新的各個方

面。①他的愛好是實踐而不是理論。他不為改革綱領出主意或發展其原理,而

是貫徹執行,證明其可行性。但是,即使考慮到強調實效,人們也會對袁在

總統任內轉向保守有深刻的印象。

作為實用主義者和政治家,當革命勢力已表明它們掌握了國家的時候,

他承認了民國的必然性。在共和制的最初幾年,他為避免同革命領導人完全

決裂而討好他們,面臨對抗時就作策略上的退卻。但是,他對革命後政治上

和社會上的開明感到不安,不久就變得明顯了。他認為,學生已變得難以駕

馭了。他感到,婦女平等的鼓吹者是在抨擊家庭,因而也是在抨擊社會秩序。

在他看來,民國元年就從小學課程中去掉孔夫子是走得太遠了。他抱怨說,

官僚政治的紀律在革命後幾乎蕩然無存,稅收被消耗於地方利益。農村一片

混亂。總的說來,他深感中國的落後。他經常指出,改革是必要的,但搞得

過多過快。緊縮是他的基調。

在袁任總統的最初幾年,最困擾他的國內問題,是政黨和議會的作用以

及省和中央的關係。

袁就任總統時,宣誓要遵守《約法》。議會的重要地位,是 1912 年革命

黨人起草的《臨時約法》所固有的,是 10 多年來政治運動和政治論戰的必然

的成就。袁不去評論《約法》是否必要,某種代議制是否合適。但是,他對

1912 年發展起來的體制從來就是不喜歡的,他對這些體制的運轉提出了越來

越多的批評。他抱怨的一個焦點就是政黨。早在 1912 年 7 月,他警告說:“無

論何種政黨……若乃懷挾陰私……飛短流長,藐法令若弁髦……將使滅亡之

禍,於共和時代而發生……”①當國會選舉在 1912 年 12 月開始進行時,他對

獲勝者可能更關心黨的影響而不是公共福利,表示關切。②

國民黨在選舉勝利後就成了顯著的敵人,但袁仍然不大關心其他政黨。

當袁轉而為統治國家作自己的安排時,他感到,“查臨時約法……即其內容

規定,束縛政府,使對於內政外交及緊急事變,幾無發展伸縮之餘地。本大

總統……身受其苦痛,且間接而使四萬萬同胞無不身受其苦痛者”。③這個觀

點,只是在袁已經肅清了國民黨,國會已經失敗之後,當要求制訂一個更符

合政府需要的憲法時,才得到公開的表述。1913 年 3 月袁暗殺宋教仁,並不

① 關於袁世凱直隸總督期間的各方面活動的研究,見埃絲特?莫里森:《儒家官僚政治的現代化:民眾管

理的歷史研究》(拉德克利夫學院哲學博士論文,1959 年);斯蒂芬?R。麥金農:《中華帝國末年的權力

和政治:袁世凱在北京和天津,1901—1908 年》;約翰?E。施雷克爾:《帝國主義和中國民族主義:德國

在山東》;渡邊惇:《袁世凱政權的經濟基礎:北洋派的實業活動》,載《中國現代化的社會結構:辛亥

革命的歷史地位》。

① 《中華年鑑》,1913 年,第 514 頁。

② 《政府公報》,229(1912 年 12 月 16 日),第 6 — 8 頁。

③ 《總統在政治會議上發表的演說》,1913 年 12 月 15 日,英國外交部檔案,倫敦檔案局,FO228/1852。

這個檔案據稱是袁的演說未經審定的逐字記錄譯文;同在《政府公報》585(1913 年 12 月 19 日)第 1 — 6

頁正式公佈的版本比較,傾向於認為它是真實的。(此據正式文字。)

簡單是清除政敵,而且也表明了袁、宋之間在關於如何適當組織全國政府的

觀點上隔著一條鴻溝。

袁世凱全神貫注的第二個造成分裂的國內問題,是多大程度上的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