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落遊牧生活和半遊牧生活的邊緣文化,加強

了中國腹地的反海上航行傳統。人們普遍地觀察到,蒙古和滿洲的征服加強

了中國君主政體的專制主義。還有,滿洲很少鼓勵或者根本不鼓勵航海的事

業。結果是,作為大陸繼續統治沿海的官僚繼續統治商人的重要部分,海上

航行繼續處於從屬的地位。清朝在戰略上依然專注於亞洲內陸。②

但是,中國國內商人習慣上依附官吏的情況,並沒有阻止中國商業向東

南亞的擴散;清朝的官員卻不想隨商人渡海前往那裡。自宋代以來,中國的

對外貿易當然已經對國內貿易的發展起了作用。沒有任何海外市場能比得上

大陸帝國的國內市場。8 至 13 世紀中國國內貿易的早期發展曾經被這個官僚

國家成功地抑制住,但是從此以後,國內的商業日益擺脫了官僚的控制。在

明代,像福建的茶葉和浙江的絲那樣的一個地區的特產品,或者是像江西景

德鎮瓷器那樣的製造中心的特產品,透過進行長途貿易的商號而分散到全帝

國。長江和大運河只是這一日益擴大的國內貿易的最有名的大動脈,到了 18

世紀,它們使中國成了一個大於歐洲的半自由貿易區。總之,中國的農業-

官僚政治傳統這時有賴於活躍的商業經濟,官員們在他們的私下安排中,比

在他們的意識形態宣告中更充分地承認了這種經濟。清朝仍能大聲反對海上

航行的種種潛在可能性,但是茶葉、絲和瓷器的出口,以及大米、鴉片的進

口,卻洩露了實際情況——中國的巨大的和基本上自給自足的國內貿易已為

較大規模的國際交易作好了準備,而出現在東南亞歐洲殖民地的華南商人,

則急於充當它的代理人。

面海中國的擴張開創了後來西方貿易和企業用來入侵中國的主要渠道。

對此的研究幾乎沒有開始,但是不同方面的輪廓還是能辨認出來的。①在暹羅

① 小約翰?E。威爾斯:《胡椒、槍炮和會談:荷屬東印度公司和中國,1622—1681 年》,第 207 頁。

② 《劍橋中國史》第 10 卷(本社《劍橋中國晚清史》上卷)第 2、7、8 章對此有論述。

① 人們仍能從喬治?薩姆森的審慎的考察中獲益,見他的《西方世界和日本:歐洲和亞洲文化相互作用的

研究》,第 1 部分,《歐洲和亞洲》。

的中國人在 18 世紀對華的大米貿易中,很快成了巨頭,大規模的中國移民出

現了,結果,1767 年基本上統一該國並統治了 14 年的披耶達信,具有一半

華人血統,而且他為此而自豪。中國商人在沿馬來半島及其周圍直至檳榔嶼

的所有帆船貿易的停靠港中,地位日趨突出。1819 年以後當華人遷入新加坡

時,新加坡的情況證明它的建立者萊佛士取得了成就。在西班牙人統治下的

馬尼拉,一度因中國海盜林阿鳳②而感到怛憂,因為馬尼拉的大量貿易操在中

國人之手。阿卡普爾科的大帆船貿易,從中國出口絲製品以及從墨西哥向中

國出口銀製品中獲利。

從 1600 至 1900 年的三個世紀,當歐洲殖民主義接管東南亞時,海外華

僑在這一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所有的殖民地強國——葡萄牙、西

班牙、荷蘭、英國,甚至法國——在它們在東南亞的鼎盛時期,發現中華帝

國不注意它們,但中國商人則經營它們的地方零售業務,並且常常充當針對

當地民族的收稅員、特權擁有者和中間商。到了 19 世紀,當西方“苦力”貿

易的航運業把更多的中國移民運到這個地區時,面海的中國的海外社群,即

使沒有滿族政府的監管,也已成為當地的一股商業勢力。

我們就這樣得到了一個農業-官僚政治帝國的形象,它在大陸上小心翼翼

地保持其意識形態結構,甚至在其國內商業透過沿海邊緣正被拖進發展中的

商業-軍事世界的完整關係網時,也是如此,這個世界包括主要為歐洲資本主

義服務的海上貿易、國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