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2 / 4)

小說:五四之魂 作者:打死也不說

種興趣與五四不同,它不是人生的,而是復古的;不是前進的,而是退讓的。中國的文學批評家大抵接受過秘書訓練,總是慣於將一些複雜的現象,作出極簡明規範的分類,如“傷痕文學”、“改革文學”等,彷彿往昔的“傷痕”與當下的“改革”無關似的。但到了中期,善於演進的文學一古腦兒跑去“尋根”去了。現實主義據說已經過時,小說界於是有了接二連三的先鋒試驗。學界則大談“方法論”,大概跟尋根或各種試驗的工具有關,“價值觀”無人旁顧。後期風氣似乎略有變化,舊學者要“新啟蒙”,新學者要“新權威”;鬧鬧嚷嚷地,一場風波也就這麼過去了。

1990年代挾風雷而至,知識界又有了新的佈局。在主旋律之外,一些名流開始倡行快樂主義,幽默作風,超脫活法。在哲學界,人人爭棲“語言”之塔,文學界盛行小品文,坊間塞滿各式酸腐、瑣碎的勞什子。學院裡有提倡人文精神者,有提倡宗教精神者,自然有人提倡檔案精神。老莊熱過之後,孔子大行其道。海外新儒家登陸之後,國學勃興;影響所及,竟至於朝野紛紛參拜黃帝陵和夫子廟。“後現代”巨賈不多,小販不少,然終日劇談“解構”而不見解構。有當代醇儒,舍“道統”而談“學統”,發誓擔此建立“學術規範”之大任。兩年來,“自由主義”成了一個頗受歡迎的術語。許許多多人物,不論文化遺民或國家政要,都被尊為自由主義“大師”。在自由主義的旗號下,學者談市場,談效率,談國際資本,談社會正義,談捍衛“封建的自由”,但也有談“主義”而不談“自由”者。有一種新的“無衝突論”,倡議“分享艱難”,主張“磨合”固有的差異和矛盾。從“躲避崇高”,“告別革命”,到“中國可以說不”;從保留“傳統革命意識形態的某些具有鎮制功能的價值符號”,到“*是煽動社會不滿和鼓動社會風潮的手段”,到“把共產主義作為宗教理想而不是社會理想”,高調不絕,出語驚人。但也有反其道而行之者,將崇高等同於個人威權,將*一類盜寇式的破壞充當“革命”。十年來,種種蓄勢,造成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再度高漲;而保守主義也就得以藉機流行了。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

五四作為現代化中的一個文化命題,從來未曾被知識界認真探討過:1949年以後,雖然被法定為“青年節”,亦一般限於禮儀化紀念,而當時青年叛逆者那種無所不至的批判精神,已然被今日的青年所遺忘。當個別青年起而批評“權威”時,往往遭到“借批名人出名”的大棒的威嚇。出現在*十年代的這種名人作派是極其可笑的。五四時受到挑戰的名流,便從來未曾有過這般自以為高貴的論調。史學界做的多是史料的蒐集工作,說是意在實證罷,卻都有意避開五四與陳獨秀胡適的關係,避開五四與國民黨人的關係,直到近期才有極少數相關的專著出版,更不要說精神方面的發掘了。五四對於我們來說,歷史是不完整的。要談論五四,首先必須恢復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五四的現代性為學界所關注,還是1980年代後期的事情;它從來未曾像七十週年紀念之際那樣被熱烈地討論過。1990年代中期,五四再度成為熱門話題。圍繞五四出現的人物、事件和問題,不斷見諸報端。由於五四與中國現代化的出路密切相關,因此,對五四的討論與評價,完全可以作為一個聚焦點,或者一個重要側面,從中洞見知識界的生存狀態和思想傾向。

文革後:一個倒影(3)

對五四批判的批判,除去“國粹派”不說,早在運動之後不久就發生了。至少蔣介石是有代表性的一位。近幾十年來,在臺灣和海外,都不乏學者用洋槍加祖傳火藥遠端射殺五四精神。在中國大陸,無論是主流意識形態的捍衛者,還是西方現代觀念的宣傳者,對於五四,都未曾作過話語形態的根本性否定。海外學者林毓生早在1986年在大陸出版《中國意識的危機》,其否定五四的觀點,數年內未曾產生什麼影響力。倒是到了1990年代中期,許多學者,突然跟著花衣吹笛人跑了。

林毓生對五四的批評有許多方面,突出的“創見”有兩個:一是“全面反傳統”,他指責五四人物過於激進,破壞性強,開了“*”的先河;二是“創造性轉化”,就是說現代化的資源可以在老祖宗的後花園裡找,“轉化”比“拿來”方便。1990年代,李澤厚到了國外,聲言厭惡“政治”,其實倒是由自己把一個美學家給政治化了。像他就很關心政制建設,說:“即使如何好的多黨制(反對黨制)也不能立即直接搬用於中國,如果目前一下子全部開放,便很可能出現一萬個政黨。黨派林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