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大王”被以投機倒把的罪名關押、判刑。有一人在逃,全國通緝。當然,後來是宣佈平反,無罪釋放。他們比之我前說的陳甌江等人幸運得多了,僅僅吃點苦頭而已。
溫州人也真奇怪,無論是政治風,還是自然風(熱帶風暴),都沒有被吹倒,還前仆後繼。殺掉幾個,抓捕一批,“地下工廠”、“地下包工隊”、“投機倒把分子”等等還是如雨後春筍,又長出一批,在吃盡苦頭,聽飽爭議之後還創造出許許多多的“全國第一”的紀錄:
全國第一個提出“包產到戶”的地方。
全國第一份(批)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1980年共有1844戶個體工商戶領到營業執照)。
全國第一家實行利率改革的農村信用社——蒼南金鄉鎮農村信用社。
全國第一座農民城——龍港鎮。
全國第一個股份制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和東風城市信用社。
全國第一傢俬人跨國公司——葉康松辦的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康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全國第一條內地和香港合資興建並運營的地方鐵路——金溫鐵路。
……
但這許多第一如果沒有帶動溫州的經濟迅猛發展的話,它最多隻是吹牛的本錢,不具實質性的意義。現在還是讓我抄錄幾個數字來說明溫州人在付出高昂代價的同時,所取得的成就。從1978年到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從13。2億元增加到1054。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翻了五番,年均遞增15。4%,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0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91。09億美元,進出口總值34。54元,其中出口總值為26。5億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也因此大大提高,從1978年到2002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113。5元增加到5091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5。6倍。2002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4591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之1981年(注意:不是1978年)也增長5。6倍。據2002年國家公佈的有關資料顯示,溫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居住面積這兩項指標,在全國包括直轄市、副省級市以及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的33個城市中分別排名第三和第二位。溫州人用了二十來年時間,完成了從生存命題到發展命題的跨越。有經濟學家稱溫州經濟增長的二十年,相當於亞洲“四小龍”的三十五年。我們可將此稱為“溫州的速度”。
對溫州模式發展的總結與回顧,通常是這樣的:
一、“溫州模式”是以家庭經營為主要生產方式,以小商品生產為主導產業,以專業市場和農民購銷員為流通渠道,充分運用市場機制來推進農村工業化和農民富裕的一種農村經濟格局。
二、溫州經濟的基本特色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多渠道,多形式的商品經濟新格局,其基礎是農民經營的家庭工業,其紐帶是以農民購銷員為首乾的專業市場,其依託是主要由農民集資興建或發展起來的小城鎮。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聯為一體、協作配套、自成網路,沒有任何統一規劃安排,不按任何指令行事,完全作用於價值規律和供求規律。
不對!抄著抄著,我忽然懷疑起來了,這種所謂“溫州模式”的理論,僅僅是短時期內適用的,早已過時了。當時認為家庭工業“溫州模式”的主體,現在這個主體早已起了變化,許多家庭工業已經發展成為各種新型的合作經濟,如各種股份制企業,其管理方式也由家族制而走向現代化的管理機制。再用這種過時的概念去闡述“溫州模式”已經毫無意義。
我以為,所謂“溫州模式”就是“溫州人的經濟”。而溫州人的經濟是由特定的歷史環境,地理環境和溫州人的性格所決定的,具有相當大的實用性、靈活性、堅韌性和前趨性。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但又遵循著社會發展的規律,艱苦而又堅韌不拔地前進著。
因而溫州模式不應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概念,它應當不斷地變化、發展與提高。不可否認時下溫州模式又遇到了瓶頸,但我相信,與上世紀的許多時候一樣,溫州人一定能在困境中踏出一條生路,突圍成功的。
溫州人經濟:溫州模式的昇華
2005年4月8日,溫州市委市政府召開實施發展工業的“12345工程”動員大會,上任不久的溫州市委書記王建滿親自作動員報告。
所謂“12345工程”是要用三年時間,力爭全市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十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