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3)

小說:回望的目光 作者:負債賭博

膀,你會忍不住玄想是否某位古人召喚你同他一談。沒有人居住的華宅,縱然是皇宮,也只是歷史的墳墓。如果當初的顯赫的主人看見今天的頹境,他也會忍不住放聲長哭。

好在祠堂的旁邊有一個花園,一池碧水,幾塊湖石,數棵高樹,讓人窒息的感覺暫時緩解。其中的一塊湖石上,有許多奔跑的鹿的斑紋,仔細辨認,這些在月光下把身體扭成圓環狀的靈獸姿態優美異常。

王漁洋自幼聰穎超人,有神童之譽,他為王氏家族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尊榮。其人八歲能詩,十二能賦,十五歲出版第一本刊物《落箋堂初稿》。清順治元年,王漁洋十一歲,某日,祖父王象晉,偕從弟王象鹹會飲,酒闌興酣,象晉把酒命諸孫與他即景作詩對句,看到正在揮毫的王象鹹,便隨口吟道〃醉愛羲之跡〃,諸孫面面相覷無應對答,年僅十一歲的王漁洋應聲答道〃狂吟白也詩〃兩位老人驚喜,齊聲稱好。並說:〃此子必早成〃。

王漁洋其後在官場果然一直春風得意。順治十五年進士,翌年出任揚州府推事。康熙三年入為禮部主事,十五年由戶部郎中改為翰林院侍講,入值南書房,做到刑部尚書。而他在清初文壇是當之無愧的、絕對的一流詩人,他在文學上的創見,力避公安派的俚俗、竟陵派的纖仄,倡〃神韻〃說。在文學史上,凡能提出一種使別人〃翕然從之〃的文學主張,都非等閒之輩。他強調〃興會神到〃,追求〃得意忘言〃,以清淡閒遠的風神韻致為詩歌的最高境界,此論對清代初葉的詩風產生過影響,說他是清初詩壇執牛耳的一代文宗,不算過分。

此人在二十六歲上以新科進士出任揚州府推官時,掌管司法,勘問刑獄,短短五年時間完欽案件83件,使民無株連之苦,僚屬驚歎,士庶稱絕。而康熙皇帝和他更是私交頗厚,親征他的精華之作,定名為《御覽集》,皇帝做編輯給一個文人編詩集,恐怕是空前絕後的。他屢屢得到康熙親筆字畫的賞賜和康熙專為他寫的〃帶徑堂〃〃信古齋〃兩堂額。更有甚者,在王漁洋遭罷免在數年後,他七十七歲高齡時,康熙帝詔他官復原職,可惜他已經垂垂危矣,此後一年,病逝於新城。

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十三,這位文宗遭罷黜離京迴歸。據傳當時送行者堵塞街巷,無為攀轅哭泣。可見此人果然盛名之下不虛其實,而他隨身攜帶僅是〃圖書數麓,萬首詩〃,兩袖清風,一派瀟灑。

王漁洋有一個怪癖。他常常到京城宣武門外下斜街的慈仁寺去逛舊書攤。有人要找他,去他的家裡往往找不見,到慈仁寺書攤裡反而很容易碰見。在《古夫於亭雜錄》中,他自己寫道:〃昔有士欲謁餘不見,以告崑山徐司寇。司寇教以每月三、五,於慈仁書攤候之。已而果然。〃《桃花扇傳奇》的作者孔尚任,有一首七言絕句,就是記載這個情形的:〃彈鋏歸來抱膝吟,候門今似海門深。御車掃徑皆多事,只向慈仁寺裡尋。〃原詩末尾有作者的一則註解,他說:〃漁洋龍門高峻,不易見。每於慈仁寺購書,乃得一顏色。〃可見此人果然嗜書如命,據說他藏書達七、八萬卷之多。

虹←橋←書←吧←BOOK。←

第26節:回望的目光(26)

退回故里的王漁洋似乎也懼怕家族的高牆大宅,可能童年的嚴苛生活給他留有陰影,他於周村城西長白山下修建別墅一棟,名曰〃夫於草堂〃,並不常住,但有閒功夫便常往。我時常揣摩,世家大族為何能夠讓人心生恐懼和威儀呢?單從家族的日常生活裡便可推見端倪,在家族裡,生動的景物被場景代替,生活被演繹好的片斷不停重複,每一種光芒的存在構成了對心靈極大的震懾。

士大夫的家族生活比起普通人家來,除了禮儀的繁複,最枯燥的莫過於數十年要在家族的私塾中讀儒經,我所懷想的白衣秀士恐怕只有在太學裡才見得到。而王氏之所以數百年人脈文脈不衰,大概和他們的治家有關,在王氏的正廳中堂上,寫著這麼一道祖訓〃紹祖宗一脈真傳,克勤克儉;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這和近在咫尺的周村商埠繁華流金的生活態度,形成了多麼強烈的對比。

在那個下午,我撫摸著王氏家族牌坊堅硬的底座,然後匆匆離去。無論如何,我們很難超越自己的想象不顧一切的揣摩過去的種種蛛絲馬跡。我想,家族的存在,更多意義上是在延續血脈……身體的秘密編碼。儘管我們可以有多種的方式去解讀它,但從我們可以捕捉的細節來看,每一個我們所懷想的過去都是那麼的殘忍而美麗。所以那些凋敝的房屋,和所有逝去的歲月一樣,不該被遺忘。

六、詞的片斷:商人、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