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將與員工之間的溝通單純地定義為:資訊的傳遞。這樣的定義太狹隘,太片面,即使溝通的目的僅是為了傳遞資訊,如果沒有情緒、感覺上的交流,資訊傳遞的任務也不能順利地完成。管理溝通中需要具有長期、戰略性的眼光,應該將溝通看成是一個戰略行動,而並非只是一個資訊傳遞的過程。因此,領導者在溝通中要擺脫五個管理溝通陷阱。這些陷阱嚴重阻礙了溝透過程,扭曲了溝通的行為。
陷阱一:詞能達意。有些管理者錯誤地認為詞語代表著固定的意義。事實上,詞語的意義是人所賦予的,而並不是它所固有的。一個詞語只是引發了意義與感官聯絡,因此,對於詞語來說,一個固定不變的意義是不存在的。一般情況下,一個詞語和它所具有的意義是兩回事,比如:我們在聽到“貓”這樣的詞時,人們的大腦中可能會湧現一致的形象。但是像“管理戰略”這些抽象的詞語只是理念,它們並不具有任何具象特徵,所以不同的人對它們會有不同的理解。在調查中,大多數經理人表示他們都盡力使自己傳遞出去的資訊精準無誤,但正是這些精準的技術語言加大了理解的難度。正所謂隔行如隔山,除了業內人士知道那些詞語的通常含義,外人一般都聽不懂。
陷阱二:資訊等於溝通。在關於這項調查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將“資訊”與“溝通”混為一談。資訊,只是單純的事實、資料、情報;而溝通則是將資訊、觀念,甚至情緒感覺傳遞給其他人。溝通中存在的很大問題就是:你想表達的與聽者所接收的往往風馬牛不相及。因為外部環境、心理等各方面因素都可能扭曲資訊的真正含義。但是,大部分人還認為自己已經將資訊原汁原味地傳遞給聽眾了,這種現象更可能形成惡性迴圈,使溝通雙方產生誤解,彼此越來越不信任。
陷阱三:溝通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一家企業的發展部經理說:“我們花了一年的時間制定了新的市場戰略,而CEO只是與其他部門花了一個下午用幻燈片做了一次展示,然後將幻燈片電郵給每個人。他並未確定別人是否收到,而只是想當然地認為別人都原封不動地接受到了他的資訊,並對之表示認同。溝通並不是一件有形的物品,只要隨手遞過去那麼簡單。作為領導,你可能覺得你掌控了溝通的主動性,但你是錯誤的。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溝通,不管你願不願意,你的表情、你的襯衫、你的辦公室裝修風格以及你閒聊時所透露的東西,甚至你的一個沉默都是在傳遞資訊。資訊是自己長了腳的,你無法不溝通,是接受者確定了‘溝通’的效果。”
陷阱四:業務溝通不需要感情。自從多媒體被大量應用於管理溝通,大企業的溝通幾乎可以形容為“冰冷的幻燈片展示,到了令人昏昏欲睡的程度。”很多員工表示他們都喜歡偏於情感化的溝通,比如:講故事或者微博。有管理者稱情感可以將溝通管理提升為“更高層次的約會”,喚起人們感情與聯想的故事之所以更深入人心,是因為人們對其他人的經歷感受要強於對抽象觀念的感受,這就是情感所賦予的力量。因此,如果能將情感與理智進行完美的結合,溝通就會起到最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管理溝通中最容易讓人迷失的四個陷阱。想要讓溝通達到最好的效果,不僅要看重每一次溝通,而且在溝通中要有明確的目標、長期的戰略計劃。如果還是不知如何建立有效的溝通方式,請參照下面所介紹的溝通步驟。
第一,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溝通水平。請一些專業人士去評價自己的溝通技巧,或者是從側面瞭解傳遞出去的資訊是否容易被人接受、理解,這樣就能針對性地對自己的溝通方式做出改善。
第二,瞭解聽眾。要記住任何人都不可能單方面決定溝通的效果。聽眾一旦接受到我們的資訊,就會對它們進行“再創造”,所以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溝通方式。對於管理者來說,最主要的聽眾就是員工、客戶以及與企業事務相關的物件。據調查,員工最希望領導說的話,無論用什麼形式,最好能夠快速、輕鬆地理解。
第三,明確溝通目的。管理溝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說服,無論是小組成員開會還是進行展示,都可能是在說服員工採取行動。所以,管理者在溝通中要強調性地表達自己想要說的事情,並事先了解說服別人的各種技巧方式。
第四,準備好你要傳遞的資訊。溝通專家提醒領導者一定要能夠做到隨時傳遞自己的資訊。調查表明,企業領導者主要將大部分溝通時間花在五種資訊上:一是公司文化,即我們應該如何做事;二是財務成果,即我們做得如何,以及能得到什麼;三是內部結構,即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