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白先勇書話 作者:男孩不逛街

歐洲雜誌》發行量不廣,出版時間短暫,但亦有其一定的影響與貢獻,馬森便是《歐洲雜誌》的健將之一。馬森在留學歐美的作家中,背景相當特殊,他在國內主修文學,到巴黎專攻電影戲劇,受到尤涅斯科(Ionesco)、貝克特(Beckett)的荒謬劇、法國新潮電影以及沙特、卡繆存在主義文學的直接影響,馬森離開歐洲曾在墨西哥執教,他的獨幕劇集便是在墨西哥京城寫成的。1972年馬森放棄教職從驕陽炙人的中美又輾轉遷徙到寒帶北美的加拿大,而且改攻社會學獲得博士學位,期間馬森迴歸文學,寫成短篇小說集《孤絕》以及長篇小說《夜遊》。四年前馬森重返西歐,執教於倫敦大學,繞了一個大圈子最後返回臺灣。在國立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戲劇。

由馬森複雜迂迴的文化背景,我們可以測知他對中西歐美各種文化傳統之間異同衝突必也曾下過工夫深入研究比較,事實上馬森的長篇小說《夜遊》在某一層次上可以說是作者對中西文化價值相生相剋的各種關係做了一則知性的探討與感性的描述。《夜遊》女主角汪佩琳是一個到加拿大留學的臺灣學生,正如其他許多臺灣中產家庭出身的中國女孩,除了一段短暫的學生愛情外,汪佩琳的少女時期過得相當保守平凡。汪佩琳也不是一個特別聰敏的學生,留學成績平平,連人類學碩士也沒得到便嫁給了英國人詹。詹是國際聞名的教授,研究科學,在溫哥華一間大學執教。汪佩琳和詹也曾過過一段安定的婚姻生活。如果汪佩琳是一個知足認命的女人,也許做一個英國名教授的太太,一生不見得不美滿。但是才貌平庸的汪佩琳突然一夕之間,做出驚人之舉,離家出走,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叛徒。從福樓拜《包法利夫人》、托爾斯泰《安那?卡列尼娜》到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西方現代小說一直反覆出現一個主題:在劇變的社會中,已婚女性對世俗的社會價值所做的反叛及其後果。中國近代小說也有不少描寫不安於室的女人,追求自己浪漫愛情的故事。但汪佩琳的反叛有點不同,首先她反抗的是詹所代表的西方的理性主義及文化的優越感,更進一步她也反抗以她父母家庭為代表的中國儒家傳統的拘束壓抑。放棄了丈夫父母的依恃憑藉,汪佩琳成為了一個孤絕的人。她棄家出走,從一個以名利為重的世俗社會縱身投入一個價值迥異的黑暗社會,她的抉擇有著相當存在主義的意味。存在主義的真意一度曾遭到誤解,存在主義不是悲觀哲學,更不鼓勵頹廢,存在主義是探討現代人失去宗教信仰傳統價值後,如何勇敢面對*孤獨的自我,在一個荒謬的世界中,對自己所做的抉擇,應負的責任。存在主義文學中的人物,往往亦有其悲劇的尊嚴。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秉燭夜遊——馬森的長篇小說《夜遊》(2)

《夜遊》一書,便是描寫汪佩琳秉燭夜遊,投入溫哥華地下世界後的種種遭遇,每一次遭遇使她對本身以及人世增加一層新的體認與瞭解。汪佩琳脫離了她丈夫的世俗世界,所遇見的多為世俗社會所不容所歧視的人物。她夜遊的第一站是一家叫“熱帶花園”的酒吧,這間酒吧便是溫哥華地下世界的縮影,魚龍混雜的深淵。汪佩琳的種種冒險,便在“熱帶花園”裡展開。帶領汪佩琳到“熱帶花園”開眼界的是一位人類學女教授朱娣,跟她的關係介於師友之間。朱娣自己是一位女同性戀,對汪佩琳存有母愛式的情愫。汪佩琳從朱娣身上得到啟示,發覺原來她與詹之間的異性關係只是人類情感的一部分,人與人之間的愛情還有許多的可能性。在一陣狂亂與放縱之後,汪佩琳終於發現了麥珂——一個19歲的美男子。她與麥珂一段極不尋常的關係,構成了《夜遊》的主要情節。麥珂是青春與美的象徵,是希臘神話中患有自戀狂的納西塞斯。麥珂在認識汪佩琳之前,曾與史提夫有一段同性戀的關係,史提夫是位中年醫生,是麥珂的父親替代(Father Surrogate)。從世俗的眼光來看,麥珂一無是處:酗酒、失業、不求上進、曾經吸毒,而且有同性戀的傾向。然而汪佩琳讓麥珂搬進了她的住處,照顧他,縱容他,可以說是他的母親替代(Mother Surrogate)。麥珂是一個彼得潘,拒絕長大,拒絕進入虛偽的成人世界——二十歲生日那天他曾企圖自殺。他那一種超道德的童貞使汪佩琳心折、迷惑,她崇拜他那永恆的青春。在某種意義上,麥珂是一個雙性戀者,他需要男女兩性給予他不同的愛情。雙性戀(bi…sexuality)是《夜遊》中研討的主要內容,其他幾對戀人道格與愛蓮妮、雷查與露易絲的關係都有雙性戀的傾向。馬森在《夜遊》中將人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