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郁達夫、蕭紅、徐志摩……談論家國政治、愛情與慾望,表述何其虛惘又實在的一生。林幸謙設身處地,寫出了屬於那個時代的傷痛,也寫出了個人的寄託。他神遊於“五四”,追尋新中國的氣味之際,我想一定免不了將自我投射進去。所以每一個他人都是自己,在他人的酒杯中,直可照見自己的沉痛。
我向來喜歡林幸謙的散文與論述,文字華美、心思細膩,往往呈現出一種憂傷的姿態。他的詩也有同樣傾向,而且常帶有論述式的話語,試圖說明他對人生的理解。例如寫沈從文時提到“滿眼是詩的年代/我實無所愛”,寫張幼儀則是“失敗不等於失去/失去不等於此生/我在成人的歲月中成長/觀看大戰後世界的變化之大/觀看自己的生活之小”。
如果有一些人可以代表整個時代,林幸謙就是一個努力的塑像者。在這一系列作品裡,凸顯了人物的表情與心事,昨日彷彿重現。讀到“我的哀悼充滿時代的思念/一頁客死異鄉的悼文”,我好像終於明白,詩人的不快樂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個時代的消失又是怎麼一回事。
作家古遠清在272期文訊雜誌上評介林幸謙新出的詩集《叛徒的亡靈》,他說:
在香港,寫詩有十多年之久的林幸謙,何以至今仍常寫常新,詩泉噴湧?他多年來在海內外寫的作品,何以不斷獲得掌聲,受到資深作家的青睞?尤其是在多種流派爭奇奪麗的香江詩壇,他何以用其*與彪悍的詩作,充分顯示學院詩人強大的生命力?
林幸謙以他的《叛徒的亡靈》,向讀者報告了他的“五四詩刻”,披露了他的創作生命力的泉源來自於中國“五四”的新文學傳統。該書共分九卷:沈從文圖、魯迅圖、郁達夫圖、蕭紅圖、徐志摩圖、林徽音與張幼儀圖、張愛玲圖、盤古圖、女媧圖。讀者透過這九“圖”,即可領略到這位“大馬詩人”、“香港詩人”、“華文詩人”豐富多彩的作品中有這麼多歸鄉路線,這麼多紅塵血肉,這麼多生死場外,這麼多遺稿殘卷,以及觀音咒語、聲色蝶舞乃至提琴葉片。這就無怪乎他以自己的獨步之姿,不僅走進香港當代新詩史、東南亞華文文學史,而且走進世界華文文學史了。
林幸謙,祖籍福建永春人,生於馬來西亞,現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旅居香江不覺十餘年。曾獲時報文學獎首獎及評審獎、花蹤文學獎散文及新詩推薦獎、吳魯芹散文獎,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推薦獎、香港中文文學創作散文首獎等。
著有文學創作集《原詩》《詩體的儀式》《漂移國土》《狂歡與破碎》《叛徒的亡靈——我的五四詩刻》,及學術論著《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張愛玲論述》《生命情結的反思》等15種,另有編撰十餘種。
秉燭夜遊——馬森的長篇小說《夜遊》(1)
從歷史的眼光來回顧,60年代整個中國臺灣與大陸都處於一個鉅變的時代。中國大陸爆發的*固然是一場驚天動地的政治運動,使中國文化遭到空前的摧毀,而臺灣十年間從農業社會跨入工商社會,一種新的文化蛻變也在默默成形。同時西方國家以美國為首的嬉皮反文化運動以及反越戰政治運動,亦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全世界的青年一代似乎都不約而同對自己國家民族的文化價值傳統社會產生了懷疑、不滿,進而摧枯拉朽投身破壞或建設的事業。60年代的臺灣知識青年自然也遭受到這一股世界性文化震盪的衝擊。當時臺灣的文化根基薄弱,正徘徊於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十字路口。西方文藝思潮的入侵,正好給予在迷惘彷徨中的臺灣知識青年,一種外來的刺激與啟蒙,於是一個新文化運動在臺灣展開。五月畫會、東方畫會的成立,創世紀、藍星現代詩社的興起,文學雜誌、筆匯、現代文學以及稍後的文學季刊的誕生,都顯示出臺灣文化動盪不安的徵象。近年來論者對於60年代在西方文藝思潮影響下所產生的臺灣文化運動諸多非議。誠然,當時年輕一代的臺灣知識分子對於西方文藝思想的瞭解還不夠深入,例如當時流行的現代主義存在主義等,並未能有系統地介紹到臺灣。因此。60年代臺灣文化運動理論與知性的根基,有其先天之不足,但是60年代文化運動者,創新求變的精神,勇於懷疑、實驗的魄力,事實上繼承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優良傳統,在臺灣創造了一股新銳之氣,成為臺灣文化現代化運動的先驅。
60年代有一批留歐的臺灣知識分子,默默地在做著傳輸西方文藝思潮到臺灣的工作,他們創辦了一本《歐洲雜誌》,這本雜誌素質高,內容深刻,尤其對於當時流行於歐洲的各派文藝潮流,推介頗為詳盡。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