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對此病人痛苦的表情中,總會顯 露出一絲欣慰和感激之情。 “假”,本身具有兩重性。假到了極限,也就成真了。俗話說,假亦真來真亦假,真亦 假來假亦真。真假往往是混淆在起的。抗日戰爭時期,東北有一支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抗日 武裝,他們為著抗日活動的需要,硬把一個思想進步的小學老師拉來當共產黨。這個老師曾 經讀過《共產黨宣言》和《論持久戰》,他效仿共產黨的抗日統一戰線的作法,使這支隊伍 日益壯大。後來黨的組織派人來與他們聯絡,他們便推出了這位“黨”的領導人。經過審查, 這位老師的思想和行為符合共產黨員的要求,認可了他的黨員身份,並將他提任為該武裝的 黨支部書記。在現實生活中,真假難分,弄假成真的事例屢見不鮮。 (三)“假”的價值標準 “假”的本質特徵說明,“假”,也蘊含著積極的社會價值。準確地發掘、積極地利用“假” 的社會價值,無疑是十分必要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首先把握住鑑別“假”的積極社會 價值的標準。假的事物或現象,是否具有積極的社會價值,應同時具有下列三條標準: 第一,儘管是假的,但它是有用的。沒有任何現實效用的假,就是毫無意義的假,地地 道道的假,它不會產生任何積極的價值。比如有人說,只要張著嘴巴耐心地等,天上一定會 掉下餡餅來。對於這樣的假話,凡是正常的人都不會去理採。 第二,儘管是假的,但它是逼真的。如果與真的相去甚遠,產生不了真實感,人們也就 不會信以為真,自然也就不會產生相應的價值。演電影時,主人公從暴雨中跑進屋來,身上 卻沒有一絲雨跡,這樣的假,自然產生不了應有的藝術效果。 第三,儘管是假的,但它是無害的。產生不良後果的假就是虛偽的假,它只具有消極價 值,不僅不能利用和發揮它的作用,而且應當揭穿和消除它的危害。用假槍去劫機,就是犯 罪,當然應該繩之以法。 具備了上述三條標準(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假”就具有了積極的社會價值,就 可以仿效它,利用它,以滿足人們的正當需要。例如,卓別林是世界著名的電影藝術大師, 他的表演為世人公認。但有一次仿卓別林表演比賽,他只得了第三名。毫無疑義,第一名、 第二名肯定是假的,但這種假是有積極價值的。它有用,表明人們對卓別林表演藝術的讚賞; 它逼真,說明表演者的表演藝術已達到或超過了卓別林原有水平,使裁判都誤假為真了,這 當然是無害的,不會產生什麼消極的後果。 40
……… Page 48………
再如,有個“滅鼠大王”發明了一種滅鼠器,能發出一種鼠的鳴叫聲,老鼠聽了便產生 強烈的快感而奔跑過來,隨之將其捉獲。這種鼠的鳴叫是假的,但它有用,逼真,不是有害 而是滅害,因此,具有積極的社會價值。 “假”,如果不能同時具備上述三條標準,就不會產生積極的社會價值。例如,某地舉 辦學豬叫比賽,有一個人學得最像,連續幾屆冠軍,裁判員對他的聲音極為熟悉。有一次一 個人拉了一頭真豬在幕後參賽,結果豬隻得了第二名。學豬叫應該說是無害的,此人得了第 一名,也是逼真的,但卻是無用的,一般情況下它不具有什麼積極的社會價值。相反,人們 認為這是一種無聊的舉動。 假牙、假肢,有用無害,越逼真越有積極價值。相反,假鈔,儘管逼真而且可以透過欺 騙進入流通領域,對欺騙者來說是有用的,但它是有害的,決無積極價值。 假槍,也可以說是有用而逼真,用來演戲無害,有積極價值;用來劫機、搶銀行,就是 犯罪,決無積極價值了。 所以,我們在衡量“假”的價值意義時,一定要堅持上面的三條標準,使“假”產生出 積極的社會效應來。 二、假話存在的必然性 不真實、不符合實際的話就是假話。假話是諸多假的現象的一種,因此,它受假的本質 特徵所制約,其外延也表現為善意的假話,惡意的假話;有用的假話,無用的假話;過頭的 假話,不及的假話等等。生活中,我們無須特別注意,就能夠發現各式各樣的假話。可以說, 假話,無人不說,無人不聽,表現出一種頑強的生命力。 假話存在的必然性,其根源在於人的社會性。 第一,它來源於人的思維的隱蔽性。 人與其他動物的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