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不充分”。看到“最佳值”(optimum)的說法,我不禁暗暗推測起“使用不足”當年是怎樣進入英語詞彙庫的。或許,這是成本效益分析在公共政策辯論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所致。要是我們把“使用不足”插入圖2…2當中,情況會如何呢?結果看似簡單,但卻會造成概念混亂,見圖2…4。
在過度使用對常規性使用的舊世界,我們的選擇涇渭分明:要麼受傷,要麼健康;要麼浪費,要麼高效;要麼壞,要麼好。而在新世界,我們期待的是一種更微妙的東西—某一範疇中的“最佳值”。尋找最佳使用水平具有兩面性:它帶來了“使用不足”的概念,並偷偷改變了“過度使用”長期以來的意義。就像傳說裡的金髮姑娘一樣,我們要找的是不熱不冷不多不少剛剛好的東西。圖2…5揭示了使用不足給我們追求的境界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
圖2…4 新的使用幅度
圖2…5 追求最佳值
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自己對資源是過度使用、使用不足還是用得剛剛好呢?不太容易,而且這並非單純的經濟分析問題。比方說,公眾強烈要求提高立普妥等他汀類藥品的使用,這種藥品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他汀的使用不足,或許意味著心臟病發作過多。29 但沒人認為所有人都該服用他汀;把這種藥放進供水系統會造成過度使用。那麼,最佳使用水平在哪裡呢?為回答這一問題,我們得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我們估算藥品的成本,把死亡和預防疾病換算成美元數值,對使用水平提高帶來的負面效應加以量化。
一旦開始在過度使用和使用不足之間尋找最佳值,我們必然會展開對當代政府管制風險的爭論,這種質疑,首先從經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