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去時,原形畢露,讓人說一句死不足惜,其所謂『一世英名,付之流水』,那是胡雪巖怎麼樣也不能甘心的事。
『來人!』
走來一個丫頭,胡雪巖吩咐她將阿雲喚了來,交代她告訴螺螂太太晚上在百獅樓吃飯,賓主一共四人,客人除了古應春以外,還有一個烏先生,立刻派人去通知。
『我們晚上來好好商量,看到底應該怎麼辦?』胡雪巖說∶『此刻我要去找幾個人。』
明耀璀璨,爐火熊熊,佳餚美酒,百獅樓上,富麗精緻,一如往昔。賓主四人在表面上亦看不出有何異樣,倘或一定要找出與平日不同之處,只是胡雪巖的豪邁氣概消失了。他是如此,其餘的人的聲音也都放低了。
『今天就我們四個人,大家要說心裡的話。』胡雪巖的聲音有些嘶啞,『這兩天,什麼事也不能做,閒工夫反而多了,昨天一個人獨坐無聊,抓了一本《三國演義》看,諸葛亮在茅廬做詩「大夢誰先覺,我看應春是頭一個從夢裡醒過來的人。應春,你說給烏先生聽。』
古應春這時候的語氣,倒反不如最初那麼激動了,同時,他也有了新的想法,可以作為越拖越壞,亟宜早作了斷的補充理由。
『阜康福一出事,四大恆受擠,京城市面大受影響,只怕有言官出來說話。一驚動了養心殿,要想象今天這樣子坐下來慢慢商量,恐怕┅┅』他沒有再說下去。
大家都沉默著,不是不說話,而是倒閉清算這件事,關係太重了,必須多想一想。
『四姐,』胡雪巖指名發問∶『你的意思呢?』
『拖下去是壞是好,總要拖得下去。』螺螂太太說,『不說外面,光是老太太那裡,我就覺得拖不下去了。每天裝得沒事似地,實在吃力,老太太到底也是有眼睛的,有點看出來了,一再地問∶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到有一天瞞不住了,這一個睛天霹靂打下來,老太太會不會嚇壞?真正叫人擔心。』
這正也是胡雪巖下不得決心的原因之一,不過這時候他的態度有些改變了,心裡在想的是,如何能使胡老太太不受太大的驚嚇。
『我贊成應春先生的辦法,長痛不如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