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小說:宋元明清那些愛 作者:辯論

了陳世美”,一邊把磚塊、石頭往臺上扔,掌班的急得不敢露臉兒,看見後面畫好了妝的包公就讓他趕快上去救場。

這位包公犯難啊,說我跟這陳世美不搭旮啊,他清朝的,我宋朝的,我跑這戲裡去,我們倆整個一“關公戰秦瓊”啊。

掌班的說,那不管了,你看下面這亂的,先救場再說。

那位包公又說了,我這上去見到陳世美該怎麼唱呢?總不能就陪他喝喝茶吧。

掌班的說,嗨,喝什麼茶呀!你得審他,你不是到《陳州放糧》最後鍘了包勉了嗎?你索性先把這陳世美給鍘了算了,要不下邊那些觀眾哪能答應呢?

這麼著,包黑子就上了臺,最後把陳世美就給鍘了。

這種改變受到了空前的歡迎,於是再演秦香蓮的故事時,這一段就成了重頭戲,後來索性與前面的《秦香蓮抱琵琶》分離開,成了一出單獨的劇目,這就是後世大大有名的《鍘美案》。這下,主角倒成了包拯,戲也成了標準的包公戲,於是整個故事的時代背景就跟著包黑子跑到了宋代。

這個傳說可信不可信呢?應該說還是很可信的,因為這與陳世美的人物傳說基本上是相吻合的。

戲曲裡的陳世美自報家門是“湖廣均州人氏”,也就是現在的湖北丹江口市人。我看過一些相關的報道,說丹江口市的文物部門與當地的一些學者都對陳世美的歷史原型作過很大功夫的考證,其中一位叫童德倫的老人,為解開陳世美之謎,花費了數十年心血,找到了很多的相關證據,還寫成了一部專著。

那麼湖北均州的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過陳世美這樣一個人呢?說老實話,叫陳世美的還真沒有。但有一個人叫陳年穀,童老考證他就是這個故事裡的陳世美。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湖北歷史人物辭典》也說“陳世美,清代官員。原名陳年穀,均州人。”那麼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呢?這主要有以下幾個論據:

第一,這個陳年穀的確飛黃騰達過。據《均州志·進士篇》記載:“順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陳年穀,官貴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參政。”也就是這個陳年穀是科舉出身,雖然沒考上狀元當駙馬,但後來也是個副省級幹部。

第二,這個陳年穀,字熟美。古人的字都是詮釋名字意義的。你看他的名字叫年穀,這五穀豐登,便是熟美之意。而熟美的音跟“世美”的音就很近了。另外,古人在同學、同齡人之間互相稱呼時,往往不叫名字,而稱其字號,這樣,這個熟美就是陳年穀平常被人叫得最多的稱呼了。

第三,這個陳熟美有一個老婆,也是均州當地人,她的名字叫秦馨蓮,與秦香蓮的名字也只是一字之差,而且這個“馨”字也就是“香”的意思。所以你看這對夫妻的名字從陳熟美改為陳世美,從秦馨蓮改為秦香蓮,這種人物原型的痕跡還是相當明顯的。

還有一個重要證據,也就是陳熟美的後人也認為這個陳世美就是陳熟美。據均州當地人回憶,清末的時候均縣當地上演“秦香蓮”這出戏的時候,陳熟美的一個後人當時氣得吐血而死,他的第八代子孫更是率人砸了演出的戲班,自此以後,均縣這個地方再也不演這出戏了。

那麼,歷史上的這個陳熟美是不是也在飛黃騰達之後拋妻棄子、另攀高枝了呢?如果是,我們就可以毫無疑問的說,他就是那個陳世美。

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這個陳熟美不僅沒有拋妻棄子,而且為官清廉,對朋友講義氣,對家人重感情。事實上秦馨蓮還只是陳熟美的第二任妻子,陳熟美輾轉為官,一直把她帶在身邊,從未離棄過。他當大官之後,當年的同學故舊有什麼急難危困來找他,他都鼎力相助。那麼這樣一個好人,又是怎麼被汙衊成了陳世美這樣一個負心漢的呢?

7 清官莫斷家務事,熟美未負“秦香蓮”(4)

原來陳熟美這個人雖然很重義氣,但也很講原則。對於來向他求官的同學故舊,一律嚴辭拒絕。他有兩個同學,一個叫仇夢麟,一個叫胡夢蝶。這兩人當年在陳熟美求學的時候曾接濟過他,現在陳熟美髮達了,就憑著當年的恩情來求官。哪知道卻被陳熟美給拒絕了。二人大為不滿,認為陳熟美忘恩負義。他們返鄉的時候走到河南南陽,正遇上當地上演《琵琶記》,兩個人就起了壞心眼子。他們出錢請戲班子裡的人改了一下戲,用《琵琶記》的故事來罵陳熟美忘恩負義,但又不改明目張膽直接用當朝大員的名字,就把陳熟美與秦馨蓮各改了一個字。

這《琵琶記》本來就是明清時的一出大戲,影響本來就很廣。結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