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我也是公主,要論大小,也應該是我作大呀!
我們不管公主的反應怎樣,從秦香蓮的話裡我們還是可以看出來,她的目的就是要陳世美認了她,給她一個名分就行。
那麼陳世美的態度呢?《鍘美案》裡陳世美有一段唱詞是這麼說的:
“二嬌兒哭得珠淚滾,鐵石人兒也傷心。本當上前將妻認,包拯是我對頭人。咬定牙關不招認,看他把我怎樣行?”
從這段唱詞也可以看出來,陳世美雖然確實是個負心漢,但在面對秦香蓮的哀求下,也不是沒有動心過。民眾太習慣以一個絕對的標準來看人,好人就好得無比完美,壞人就壞得一無是處。事實上,我們現實生活裡絕對的好人與絕對的壞人都很少,每個人都是善惡交織的混合體,好人、壞人只不過看善惡交戰的結果而已。雖然我們都很討厭陳世美,但他也是個活生生的人,並非就是一點人性都沒有。我想如果這時候不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不是在開封府的公堂上,根據這段唱詞看,陳世美也未必就一定不會回心轉意。
但他為什麼就是沒回心轉意呢?
我們看,至少在某一個時刻,秦香蓮、公主與陳世美這三者之間至少有達成某種共識的可能,這就叫家務事,雖然矛盾看似再激烈,吵鬧的架勢再恐怖,只要家務事的當事人肯退步,肯回心轉意,矛盾立馬就變得容易解決。所以民間經常說夫妻打架叫“床頭打架床尾和”;所以解決家庭矛盾,套用句廣告詞,叫“一切皆有可能”。那麼陳世美家的這個“可能”為什麼變成了“不可能”了呢?最重要、最關鍵的原因當然就是“包黑子”的出現。這就是“清官難斷家務事”的本來含義,這裡面有種潛臺詞的意思是說,即使你是清官,也不要去摻和家務事,因為這種事,外人摻和在裡面,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會越攪和越亂!
我說這個話,估計有很多朋友立即就會反對。要你這麼說,誰來為那些痴情的女子“秦香蓮們”來主持正義啊?誰來懲罰那些忘恩負義的“陳世美們”啊?這個世道還有沒有公正、公平與公理啊?
這個問題提的好,這正是《鍘美案》這出戏的用意所在,所以這也就是人們想透過這出戏要表達的民意所在。正是因為這個目的,所以這出民間戲曲就犧牲了這起家務事和平調節的可能,也犧牲了陳世美這個本來應該是個好男人的好名聲。
關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過陳世美這個人,包拯到底有沒有斷過秦香蓮的案子,在後人不斷研究的努力下,終於為這段歪曲的歷史揭開了面紗。那麼歷史真實到底是怎樣的呢?
我記得我在看《鍘美案》這出戏的時候,很早以前就有種奇怪的感覺,那就是秦香蓮的故事和明代的一齣戲《琵琶記》在情節上有很大的相似,除了後來包拯的出現改變了故事的結局,前面秦香蓮在老家侍奉公婆、遭逢大旱、為公婆送終,然後千里尋夫,而丈夫考中狀元,在京城另攀高枝,這些情節與《琵琶記》裡的趙五娘的遭遇幾乎就是一模一樣,不過就是換了個名字而已。甚至名字也沒換,秦香蓮的故事最早見於民間戲曲時,它的名字就叫《秦香蓮抱琵琶》,其實也就是另一個版本的《琵琶記》。
我就納悶了,就算這是古代戲曲的套路,也不能一絲不差啊?況且戲曲史上也只有這兩部戲用了這相同的套路。於是我就想了,這戲總有前有後,到底是《琵琶記》抄的“秦香蓮”呢?還是“秦香蓮”抄的《琵琶記》呢?
我們會想,秦香蓮是宋代的故事,而《琵琶記》講的是明代的故事,那當然是《琵琶記》抄的“秦香蓮”了!
事實卻是剛好相反。
為什麼我們會以為這是一個宋代的故事呢?為什麼我們要把他放在宋代情愛故事裡來講呢?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就是“包拯”。事實上是因為這個包黑子他是宋代的人,所以整個故事被挪到了宋代,但這個故事原本寫的並不是宋代的事,它寫的是明清時候的事兒。可那時候沒有包拯這個人啊?這不矛盾了嗎?
7 清官莫斷家務事,熟美未負“秦香蓮”(3)
其實不矛盾,因為包拯這個人物,他是後來加上去的,原本這個故事裡並沒有他。
據一種較為可信的民間傳說記載,清代時《秦香蓮抱琵琶》已經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地方戲了,每次演出,看的人都很多。有一次,一個大戲班子演出時準備了兩臺戲,一是“秦香蓮”,二是包公戲《陳州放糧》。當前面這戲演到最後韓琪自殺,以命換香蓮母子安全回鄉,而陳世美只受到百姓的譴責時,這時候觀眾的情緒失控了,大家一邊喊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