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公司不光要招人,還要幫炒人。
因為米國有強大的勞工權益保護法案,還有強大的工會,所以在米國企業開除人很難。而國內因為資本方強勢得多,炒人方便得多,所以獵頭公司就沒這塊業務了。
在平行時空的歷史上,片子的主角本該是好萊塢老戲骨喬治克魯尼演的。如果按照原先的發展軌跡,這片子也可以拿到6項奧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女配,並且成功在“最佳編劇獎”環節獲獎。
片中喬治克魯尼演的主角瑞恩,就是一個專門幫人力資源公司給客戶炒魷魚的“解僱專員”,他懂得非常精湛的安慰人的話術,每年在米國各地當空中飛人,飛來飛去解僱人。
後來隨著社交網路和影片聊天的崛起,人力資源公司的管理層覺得讓員工飛來飛去出差、面對面傾聽被解僱人的心理訴求,實在是太費事、辦公成本太高了。結果就聽信了一個有“新經濟”、“網際網路思維”的銳意進取女新人娜塔莉的意見,改為“在影片聊天中幫客戶解僱員工”。
主角瑞恩覺得這樣的工作太不人性化了,而解僱工作需要面對面傾聽對方的心靈、感知對方的肢體語言小動作,堅決反對影片化解僱。管理層出於成本考慮不聽,堅持讓瑞恩帶娜塔莉,實踐影片化解僱。
最後,娜塔莉因為一場影片解僱中措辭失當、沒有感知到被解僱者的輕生傾向,從而跳樓自殺後,才幡然悔悟,發現了“網際網路碎片式的社交,自有其無法取代面對面真人交流的短板和不足”。
毫無疑問,這也是一部反思“網際網路和新傳媒,在新時代下依然有哪些事情是做不到的”這個大命題的電影。非常契合顧誠的“拷問新時代和舊技術結合三部曲”的程序。
在《藝術家》這部片子上,跟著李桉鞍前馬後實踐學習了數月的顧誠,在導演的駕馭能力上自忖又提升了數成,所以他終於決定在這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上,親自擔綱所有提綱挈領的指揮工作。
自編自導自演。
他親自主演主角瑞恩。
讓經過《藝術家》歷練、演技又有長足進步的權寶雅飾演他的助手娜塔莉。
片子的立意,繼續在拷問技術進步和人類需求這個大命題上狂奔。
從09年下半年開拍,加上精良的後期剪輯和音軌,最終可以確保在2010年上映、2011年參加奧斯卡。
顧誠知道,則是他本人在影視音樂圈親力親為的最後一作。
他從08年就已經是亞洲首富了。
等他拍完這部片子、參加完奧斯卡獎,那都是2011年的事兒了。
到時候他怎麼也得是世界首富的有力競爭者了,真要是當上了世界首富,還繼續親力親為拍電影,多少是有些驚世駭組的。
就讓這部《在雲端》,承載著他指導人類前進方向的理念,成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吧。
第59章 一個帝國的誕生
騰雲公司的市值,在靠著內容產業暴漲,在2009年底衝到500億美元大關之後,隨著2010年的到來,終於露出了頹勢,用事實證明了其挖內容撈錢團隊的手法,只能是曇花一現。
真正笑到未來人工智慧時代內容產業最後的,一定是專注於做人工智慧推送、搜尋平臺的平臺商。而不是賺快錢、哪個火跟風哪個的短視內容商。
經過兩年多的奮鬥,到2010年,張一鳴的人工智慧助手團隊,終於為顧誠拿出了被全社會所信服的推送人工智慧。
一切音樂、遊戲、小說、電影點選量、安裝量、訂閱量排行榜,其價值在歷史車輪緩慢而堅定的滾滾向前中,一點點崩解。連蘋果公司的app…store手遊付費下載量排行榜,都成了一個漸漸被使用者不屑一顧的存在的。
“什麼東西流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喜歡什麼。”
“別人送給我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親自決定去拿什麼。”
這種口號,隨著顧誠的強烈宣貫,終於在華夏深入人心,而後才走向日韓,最後風靡歐美。
谷歌,亞馬遜,facechat,紛紛驚呼顧誠式的新傳媒價值理論,簡直快人一個時代,沛然而來,莫能御者。
yy/人人網的國內使用者量,從2008年底的4億多人,漲到了09年底的53億,10年底的69億,11年底的8點4億——這個資料比平行時空微信和支付寶在2014年年中覆蓋到的人群還廣。
yy海外版和yy網的用量,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