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發展得如同摧枯拉朽。
在日韓2億國民當中,竟有1億2千萬被鯨吞。
原本該出現的kakaotalk等東夷本土移動社交軟體,和本該由kakaotalk運營方nhn的扶桑子公司nhn…japan運營的扶桑第一聊天軟體line,在如今這個時代都沒能發展起來,而是被yy直接碾壓了。
當然,原本kakao…talk該有的“分享照片比較便捷、還能自動美顏”的設計,乃至line之類的“有很多動態萌物表情包”之類的技術特點,自然是被新時代的yy兼收幷蓄、統統取長補短了。
在米國,faceapchat,和米國本土化的一切黃堵毒荷爾蒙社交力量合流,倒是做得比snapchat還大了數倍,09年時就有100多億美元估值,2011年上市後更是飆到了接近400億美元——可是,和另一個時空ipo後瞬間突破2000億美元的facebook相比,如今的扎克伯格至少只能做到其原本規模的兩到三成,顯然不可能跟顧誠的yy海外版和yy網在歐美爭第一了。
8億4國內使用者,1億2日韓使用者,2億東南亞使用者。4億3千萬歐美澳使用者,1億7萬世界其他地區使用者。到2011年底,全世界的yy網路科技使用者達到了驚人的18億之多。
顧誠在年會上,慨然宣佈新的一年裡必須挑戰突破20億人大關,成為一個前無古人的恐怖存在。
……
這一年多里,在娛樂傳媒圈子裡,顧誠的收穫也是盆滿缽滿。
01年初,第83屆奧斯卡,李桉導演、顧誠編劇、由權寶雅出演女主角的《藝術家》,毫不意外地奪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顧誠改寫的劇本,也拿到了最佳編劇獎,此外還有6項其他提名。其中包括李桉本人也被再次提名為最佳導演,但沒有獲獎。
而在此之前,這部電影其實已經在柏林電影節拿下了金熊獎。只不過因為金熊獎國人導演曾經拿過,所以新聞沒那麼轟動罷了。
訊息傳來,舉國歡騰。
畢竟這是華人拍攝的電影,首次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在此之前,華人的最高成就,也不過是靠李桉的招牌,用06年的《斷背山》拼一個最佳導演。
這是歷史的突破。
顧誠在藝術圈內的扛把子地位,也是徹底的無可動搖。他不僅是最偉大的商人,投資者,也是最懂藝術的人,報紙電視上紛紛不吝冠以“當代洛倫佐”、“第二次文藝復興引領者”的名頭。
在東夷國內,儘管權寶雅只是一個靠著一定尺度的金錢lobby混進去的最佳女主提名,沒可能獲獎,卻也是讓東夷國內興奮得不要不要的——按照好萊塢慣例,只要片子本身有資格進最佳影片提名,具體演員表現只要不大失水準,幾萬美金一張票的提名lobby,還是可以遊說下來的。
與此同時,當年還有另一部半紀錄片半故事片的電影《社交網路》,也拿到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但得分僅在所有片子中排第五名開外。
按說這部電影跟顧誠毫無關係,顧誠既沒有投錢也沒有參演更沒有插手劇本。在另一個世界,這部電影本來是描寫扎克伯格的創業故事的。
可惜,如今因為扎克伯格被顧誠打壓得如此悽慘。加上扎克的出身經歷成了“先給顧誠打工偷師當了兩年小弟,然後才自立門戶”的樣子,所以他的故事自然缺少了傳奇性,也沒那麼多電影圈的人願意去舔他著書立說了。
然後這部《社交網路》就成了一個米國導演講述顧誠創業艱辛的紀錄片——雖然那個米國導演和編劇在拍這部片子的過程中從來沒有采訪過顧誠哪怕一次。
不過,一部拍顧誠生平事蹟的電影,都能進好萊塢最佳影片提名圈子,也可以看出其仙及雞犬的輻射力了。
各方的鼓舞並沒有持續太久的新鮮感,很快就被持續的刺激變得進入了不應期,就像男人受到了太多刺激之後,**一過,總會有一段怎麼刺激都硬不起來的時間。
好訊息不過一年,第二年到了11年初的時候,《在雲端》再次引爆了世界,國人的反應卻相對麻木了一些。
顧誠宏大的三部曲,徹底落幕。
“最佳影片獎:《在雲端》!”
“最佳導演獎:顧誠!”
“最佳男主角獎:顧誠!”
……
一連串的榮譽,挑戰著國人的認知,刺激著國人的神經,也讓國人意識到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