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之利益。”
從這條來看,也看不出有什麼不平等的,法國人已經特別說明,中國修建鐵路可以考慮和法國多合作,但沒有規定這是法國獨享的權利。事實上,戰後中法兩國和好如初,後來北洋艦隊的船塢工程,和馬尾港一樣,還是請的法國人承包建造呢!
第八款約定通商條款和將來的章程十年為期,期滿可續修。這也是當時的國際慣例,不提。
第九款是法國撤兵的規定,規定條約彼此畫押後,法軍立即退出基隆,併除去在海面搜查等事。畫押後一個月內,法兵必當從臺灣、澎湖全行退盡。第十款是關於雙方換約的,不提。
條約就是這樣。
最大的爭議,莫過於關於越南的保護問題,正如從中調停的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赫德所說,“中法爭端是解決了,條件是所能希望中最易行的,簡單的說,就是承認現狀,這真是:‘誰能搶就搶,誰能搶到就算他的!’”
但是,筆者認為,關於越南淪為保護國,其主要責任不在清政府,而在越南阮氏王朝,退一萬步來說,那也是實力問題,無可奈何的事情。據說,在李鴻章和福祿諾於1884年5月簽訂了《中法簡明和約》後不久,越南阮氏王朝就在法國人的指使下,將清政府頒發的玉璽、封冊等當眾焚燬, 公開宣佈斷絕和中國的藩屬關係,接受法國的保護。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越南阮氏王朝公開投降法國的舉動,事實上讓中國軍隊援越抗法失去了基本前提和理論依據。而且,這對後面的戰局也有重大影響。清軍取得勝利的鎮南關等地,都靠近中越邊境,後勤保障和補給相對容易,而且得到了當地人民的支援,但如果深入越南中部和南部,沒有越方的支援,情況就很難預料了。
當時的大清帝國,在西方列強面前,遠談不上是什麼大國,在自己國力並不強大,且萬事待興的情況下,去保衛一個沒有太多利益且已經單方面宣佈中斷傳統關係的藩屬國,未必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越南的情況,和後來的保衛朝鮮,情況還不完全一樣。
從戰略上來說,做出一個決策,我們必須要界定自己的威脅是什麼,利益在哪裡,在怎樣的資源條件下采取什麼樣的手段。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在大清帝國實力有限的情況下,去保一個對自己沒什麼實質意義的藩屬國,正如李鴻章認為的,避重就輕,意義不大。
如果按這樣的思路的話,中法和談如能早日實現,反倒是件好事。正如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徐中約在《劍橋中國晚清史》中指出的,“事實證明,清廷的優柔寡斷和舉棋不定造成了災難。堅定的作戰政策本來可能制止法國的侵略;如果堅持和平政策,本來也可以保住福建水師和馬尾船塢。可是,庸碌無能的領導層卻毀了這兩者,而且還喪失了安南這一朝貢國。清流黨意氣用事,無補於事,因此對這些後果應負大部分責任。”
做決策,最可怕的就是首鼠兩端,舉棋不定,最後弄得兩頭落空,損失慘重。這些損失,和慈禧太后的意氣用事是分不開的。至於《中法新約》,就條約本身而言,不但不能說是失敗,相反,是一種進步的表現。
儘管後人大都認為清廷腐敗無能,但對於《中法新約》,我們似乎沒有必要妄自菲薄,更不能因此而認為它是賣國條約,儘管它有著這樣或者那樣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作者的私人部落格《與歷史散步,和生活握手…西門送客的自留地》:。 。。
5.1、新帝國摸了老帝國的屁股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一場以“國運”相搏的大戰。只可惜,當一方積心處慮、傾其全力的時候,而另一方卻仍舊是懵然無知。回頭看來,日本的戰略意圖清晰而明顯:先割朝鮮臺灣,後取滿洲,進而侵佔全中國。毫不誇張的說,這場戰爭的結果,決定了東亞這兩個主要國家後來五十年的命運。
清廷的那些大員們太小看日本了,甚至在戰爭中被徹底打敗後,仍舊身處險境而不自知。軍國主義時期的日本,就像一隻強壯的螞蟻,在不斷蠶食中國這頭遲鈍的大象。但螞蟻畢竟是螞蟻,大象有一天終究會痛醒。日本它並不可懼,但危害巨大的是軍國主義。如果不徹底剷除軍國主義,中國不得安生,亞洲永不寧日,而日本也將自取滅亡。
5.1、新帝國摸了老帝國的屁股
中日甲午戰爭因朝鮮而起,但決不因為朝鮮而結束。
中國和朝鮮的關係,自古以來就極為密切。公元三世紀至七世紀,朝鮮分為新羅、百濟和高句麗三國,戰亂頻繁,後來新羅得到唐朝的幫助,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