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培訓還是有作用的,大家在觀念和管理上確確實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工作也有了深度,即使有的單位彙報的內容很長,也讓我們感覺很好,很願意聽,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我們管理人員的素質得到了提升,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已經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問題的關鍵點在三級管理人員。掉鏈子就掉在這個地方了。雖然我們發現了問題的癥結所在,但是人員素質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管理三級人員的障礙主要就是在管理中存在著“講面子”的問題,一些單位的領導因為和下屬在一起共事時間較長,出現問題,不能大膽管理,留情面;講義氣。這對我們的事業發展不好,也不利於朋友的進步。古人說“友朋之道貴在規朋之義”,是朋友請首先幹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幹不好工作那就不是朋友。絕不能因為講面子而影響工作。“下不為例”、“可以原諒”是非常可怕的,我們要從現在開始認真對待。特別是近日出現的問題,要認真查清原委,如屬於責任心問題,不能扣二、三百塊錢就完事大吉。在處罰中,我們既有教育的手段,也有獎勵的手段,也有處罰的手段,這三種缺一不可,要視情有效地運用。明年定位是執行年,我們一直強調這個問題,就是要求大家一定要跟上步伐,不要掉隊。這句話是很平淡地說出去的,但大家要領會我們的意圖。有些問題是長年積累起來的,我們看到了,為什麼不馬上解決?因為時機還不成熟。也是在給當事人一個機會。如果這樣做不起作用的話,那麼我們就會採取措施,手術必須得動,那就沒什麼可說的。教育手段是必要的,但讓我們等這些人觀念轉變,我們也沒有更多地時間。領導不講並不等於領導“糊塗”。在這些問題上不能講面子,要講真理,千萬不要讓別人把你“拉下水”。(2005年11月8日在安全生產例會上的講話)
虹橋門戶網。
第16節:第二章 改變我們的工作作風(6)
12機場人的故事:張振明的新工作
這是一個鳥語花香的季節,因為越來越多的航班量,整個機場一天比一天繁忙,機場的場容環境也一天比一天整潔規範,每天和同事開著舊夏利車穿行於各條道路、辦公地點、商務區及施工場所的張振明對此最有體會。
張振明曾任二級單位的辦公室主任,改革後他降了級,到城管中隊當中隊長,幹起了完全陌生的工作。這項工作很特別,特別到很少有人知道;這項工作也很難,難到老張工作這麼多年都沒丟過這麼大的“面子”。但一年來,在老張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天津機場的城管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一年來運輸車輛亂漏灑煤、土的沒有了,長年無人處理的垃圾堆不見了,亂佔道路、亂丟垃圾的沒有了,他們的工作支援率高了,知名度高了。
城管中隊只有三個人,張振明、霍憲軍、趙愛軍,都是過了四十歲奔五十歲的人,三個人有很多共同點,都當過兵,都是老黨員,在這次改革中都差那麼一點點下來了,心裡都多少有點不是滋味,但都是能端正態度、繼續任勞任怨的人。
城管中隊1996年就成立了,由於歷史原因,工作一直沒有步入正軌。隨著機場的不斷發展,場容、場貌工作日益重要,機場領導很重視這項工作,考慮到做這項工作要求的踏實肯幹、正派勤肯的特點老張都具備,就讓他當了城管中隊的隊長。
候機樓對面的大廣告牌後、職工食堂旁邊等幾處的垃圾死角是老大難問題,多年解決不了。老張一上任就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但查到相關單位,都不承認是自己所為。老張動手翻找垃圾,從垃圾堆裡找出丟掉的字條,這讓相關單位無話可說,只好派人清理。對於找不出證據的一些地方,老張採取了“蹲堵”的辦法。民貿市場後的馬路邊常常有成堆的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找到市場內的攤販,他們就是不承認,跟他們講大道理也不起作用。於是,老張他們三人就隱蔽到一個角落,一連等了好幾天,終於“人贓俱獲”。隨後,三人又不顧髒臭,和民貿市場的人一起將垃圾運到了處理場。
對於小商販常常佔據機場一號路,影響交通安全,亂丟廢棄物的行為,他們挨家挨戶地講道理並對垃圾進行清理,如今這條路已經十分整潔。機場六號路一向是三不管地帶,一家物流公司租用了機場貨機坪附近的辦公室,使得這條路邊一度堆滿了包裝垃圾,有很多甚至被風吹到了排水溝裡,他們找了這家公司的負責人,無果。沒辦法,他們往上一層層地找到了與這家公司有業務關係的新華航空公司,爭取得到他們的支援,最後是由新華航空公司出面,找到這家公司的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