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3 / 4)

後人對康有為之說的輕信。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許多研究康有為的學者早已發現,在進行政治宣傳和歷史回憶的時候,康有為是很不尊重事實且又擅長吹牛造假的。但學者們出於種種善良的考慮,沒有對康有為的作偽加以辨析和批判,除了少量專業論文外,在主要的通史著作和中學教科書中,反而為他隱諱,結果又造成對中國近代史基本敘述的偏差,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歷史教科書編者和讀者的不幸。如果不帶偏見的話,應當承認:作為改革思想先驅,康有為提出的整體變法主張,在最初實施時,其實是獲得皇帝和太后共同支援的。皇帝頒佈改官制、廢科舉、辦學堂、興工商、設郵政、裁軍練兵等措施,事先全都徵得太后同意。從宮闈的角度論,慈禧不算是個有懿德的賢后,但在治國上,她還是個通達的女人,60年代興起的洋務運動,就是在她的領導下進行的。

甲午戰爭之後,中國面臨瓜分危機,必須變法以求生存的客觀形勢,她也瞭解。她不搞“引蛇出洞”,明明不同意的事也先同意,讓維新派表演一番再來收拾。當然,對於變法,她的認同是有界限的。康有為引入的立憲法、開國會等激進的西方政治主張,她就不能接受,但皇帝同樣也未必會接受。所以光緒和太后在對待變法的態度上,並無本質區別。過於貶斥她反對變法,並不符合實情。蘇繼祖《清廷戊戌朝變記》稱:

皇上自四月以來所有舉辦新政,莫不先赴太后前稟白,而後宣示,雖假事權,並未敢自專也。每有稟白之件,太后不語,未嘗假以辭色;若事近西法,必曰:“汝但留祖宗神主不燒,辮髮不剪,我便不管。”可是太后和光緒帝之間,卻有權力之爭,也就是對治國的大政方針竟誰最後說了算的問題。三十多年間兩度垂簾聽政,使太后成為實際上的女主。光緒親政後,她名義上退居二線,但她強烈的權力慾和控制權力的能力,使得本非皇位繼承人,又從小在她監護下成長起來的光緒依然有名無實。當光緒感到痛苦,想透過變法向太后索回權力以“獨振乾綱”的時候,這種鬥爭就變得激烈和殘酷。光緒發現,他身邊的大臣,都是太后安排的。他需要建立自己的班底。人們以為,皇帝的班底就是“帝黨”,領銜者為翁同,其實不然。翁是書生,不是權臣。說他想藉帝師的聲勢主持朝政升大學士則有之,說他為皇帝為自己在政治上勃興而與太后爭權則未必。——當時所有高階官員,即便彼此在政見上有重大分歧,卻都懂得把太后伺候好,儘量不捲入太后與皇帝之間的紛爭,久居官場的翁同,又豈會引導皇帝去與太后搏擊?時人說他“周旋帝后,同見寵信,亦 頗不易”,可見晚清政壇上未必有真正可靠的“帝黨”,光緒只不過是個可憐的孤家寡人。

1898年春夏之際,光緒帝親政有十年了。經歷了甲午戰爭的失敗和《馬關條約》割臺賠款的屈辱,經歷了德國強租膠州灣和俄國強租旅順口事件,中國的國運越來越壞。光緒帝強烈地想要有所作為。他開始起用新人。康有為以其熾熱的變法言辭吸引了光緒的注意。康是想透過依附皇帝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他的介入,使帝后關係中大大地增加了複雜的因素。 9月初,禮部尚書懷塔布、許應拒絕轉遞該部主事王照建議皇帝奉太后出訪外國、並以日本為訪問第一站的奏摺。公開的理由是日本多刺客,從前俄國皇太子和李鴻章在日本都曾遇刺,沒有說出來的想法顯然是對本部下屬這種聳人聽聞、標新立異的主張不以為然。光緒認為二人阻撓言路,將他們連同另外四個侍郎一同革職。而以王照“不畏強禦,勇猛可嘉”,賞給三品頂戴,以四品京堂候補,連升四級,以示激勵,史稱“禮部六堂官事件”。

。。

閱世空有後死身(3)

這事極大地象徵了光緒帝廣開言路、起用新人的變法決心,也是他借題發揮,為自己樹威的一個舉措。但處理過嚴,於法無當,激起老大臣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跑到頤和園向太后哭訴。太后感到了皇帝隱隱發來的攻擊力量,她對光緒變法的支援,在幹部問題上首先出現了轉捩。此時主政的大臣,總體上都具有洋務傾向。畢竟已是19世紀末葉了,積幾十年與洋人打交道的經驗,他們對於世界大事也有所瞭解,只是觀念還比較保守,要他們拿出新思路也比較困難。但衝突的真正焦點在於,皇帝驅使不慣這批老於世故的官僚,註定要搞自己的班底,而大臣們看不慣康有為和一批資歷尚淺的後進,覺得小臣的得勢預示著自己的沒落。變法圖強的宏願最終變為糾纏不清的人事紛爭,從太后與皇帝的權力再分配傳遞為老臣和小臣的權力再分配。

帶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