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開發自己 作者:插翅難飛

個人同樣的詩人氣質與科學家的頭腦。有這樣一個大家熟悉的例子:一位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問它像什麼。結果,幼兒園的孩子給出了幾十種答案,小學生給出了十幾種答案,中學生給出了三四種,到大學生那裡就只剩下一種答案:它是一個圓。人們在兒時都能執著於果盒裡五彩繽紛的糖果、草叢間半開的雛菊及玩具外殼裡面的“世界”,隨時都有新的發現,每天都有問不完的問題。用老一輩的話說,小孩喜歡“刨根問底”,“老鼠窟裡都要掏三把”。正是因為好奇,才有了幼兒智慧飛一樣的發展。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把它丟失了,只有少數人把它保留了下來。丟失較少的人,就成了所謂成功人士;而極少丟失的人,則有幸步入了天才的行列。

想一想,我們眼裡的世界曾經有過那麼多美麗的顏色,有過那麼多奇妙的事物,有過那麼多奇怪的問題,如今它們都到哪裡去了呢?找回兒時的好奇心,熱愛未知,對未知滿懷熱情和興致,是提升大腦效能的又一個秘笈。

“不知羞恥”。幼兒沒有羞恥之心,他可以“不恥亂問”,更可以“不恥失敗”。幼兒時時刻刻都在經歷失敗,但他從不會因恥於失敗而停止探索,直到成功。他們從不認為自己的問題有什麼幼稚,從不會因為跌倒而不再學步。從某種程度上說,幼兒是在失敗中增長智慧的,沒有失敗就沒有智慧可言;失敗越多,智慧程度也就越高。兒童慢慢長大,有了羞恥之心。這個羞恥之心,卻是一柄“雙刃劍”,可以“興邦”,也可能“誤國”。有人知恥而後勇,也有人知恥而後怯。比如,有位葉天士,他曾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這位算得上知恥而後勇的典型了。還有一位叫孔圉,孔子稱讚他“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李生論善學》中說:“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翼聞道也。”可惜,這一類人在生活中並不多,大多數人往往因自己羞於失敗而停止學習的“腳步”,對他人的失敗也缺少應有的寬容。

不恥於失敗,而恥於不敢面對失敗,恥於不尊重敢於面對失敗的人,這是提升智慧水平的第三個秘笈。

我們已經知道,人的智慧受遺傳基因與後天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大腦智慧的發育有臨界階段,越是在生命的早期,大腦智慧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越大。兒童尤其是幼兒的大腦有著較強的可塑性(有擴建的條件,具備擴大再生產的可能性),這個時期,其智慧的開發是以“外延式發展”為主的,需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而成年人的大腦在“硬體”上基本已經失去了可塑性(幾乎沒有擴大再生產的能力了),其智慧的發展將轉變為以“內涵式發展”為主,或者說以“軟體”的開發升級為主。這就意味著成年人的智慧開發,應該在保持和發揚兒童的學習精神和某些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再發展一些新方法、新技巧和新途徑。

“發現學習法”。這是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提出的一種學習方法。這個方法雖然主要是針對學生和教師的,但我認為它對於指導成年人的學習同樣是非常有益的。布魯納認為,學習不僅是“學會什麼”,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學習”。他指出,學習是一種過程,而不是結果。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探索知識的過程。他強調說:“人類學習中似乎有個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發現一樣,是盡力探索情景的機會。”

從幼兒身上學習“學習方法”(3)

什麼是發現學習呢?布魯納指出,“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稱為發現學習。發現學習包括了對未知世界的發現和對人類知識的“再發現”。單從智慧開發的角度說,更重要的是個人要學會憑藉自己的力量對人類文化知識進行“再發現”、“再加工”。實質上就是把“現象重新組織或轉換,使人能超越現象進行再組合,從而獲得新的領悟,包括尋找正確結構和意義”。總之,在布魯納看來,發現學習就是引導人們從所見的事物的表面現象去探索具有規律性的潛在結構的一種學習途徑。

怎麼樣實踐“發現學習法”呢?布魯納也研究給出了幾條途徑:一是積極思考和探索。發現學習強調自我是學習的能動主體,所以要經常對自己說:“讓我運用自己的頭腦想想看”、“讓我設身處地試試”。這樣,逐漸學會運用自己的能力去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進而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或態度。

二是注意新舊知識的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