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前兩種關係源自於慾望,是有條件的,是一種有來有往的公平交換的關係。而第三種關係是基於相關人物的精神靈魂的融合,不是基於慾望。也可以說,這種融合本身就是某種慾望。真愛本身就是收穫與回報。一個人在有了真愛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感受到了生命的充實與心靈的愉悅。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從賈寶玉來認識愛(2)
在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位母親用生命對愛作了最感人的詮釋。當救助人員發現這位母親時,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但她用自己的身體為另一個小的身體撐起了生命的天空。這是世上最偉大的死亡姿勢:她雙膝跪地,身子前傾,雙手著地支撐身體,成匍匐姿勢,身體被壓得變了形,成為人與大自然抗爭的雕像。後來,救援人員在她的身子底下發現,有個孩子還活著。人們小心翼翼地清理開她身上的廢墟,從她的身下抱出被小被子裹著的孩子,約三四個月大,還在安靜地睡著。醫生在準備給娃娃做身體檢查時,發現被子裡有一部手機,螢幕上有一條媽媽留給娃娃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手機在人們中間傳遞著,每個現場看到簡訊的人都落下了熱淚。
其次,博愛才是真愛。愛不能被限制為對一個人。“任何只愛一個人的人實際上誰也不愛”。人一般都有專注的物件(人或事物),心有所屬可以給人帶來快樂。可是,心一旦有所屬就體察不到整體,就會迷失,他就想改變所屬的物件,愛從此就暗暗開始向恨轉化,衝突就不可避免。如果一個人只愛某一個人,實質上可能是透過各種方式與其接觸以達到某種目的,不過是功利性的行動,當然就不是真愛,也就意味著他除了愛自己以外其實誰也不愛。換句話說,只有博愛才是真愛。“絕代情痴”賈寶玉的愛就是一種普泛式的博愛,其情之真、之潔、之摯、之烈都是感人至深的。《紅樓夢》最後有個“情榜”,對每個人都有一句評語。給賈寶玉的評語便是“情不情”。賈寶玉對大觀園裡的女兒們,不管是否對他有情,他都會滿腔熱情地去憐惜、體恤、愛護,甚至對花草樹木都是如此。他愛弱小,不論貧賤親疏。對錶妹黛玉,寶玉自小就知道把好吃的好玩的留給這個失去父母的小妹妹。每當元妃賜了東西出來,寶玉就先著人送過去,讓妹妹看看,有喜歡的讓妹妹自己留下玩。對屬於庶出的弟弟賈環,寶玉在被他有意用滾燙的蠟油燙傷的情況下,還為其打掩護。丫頭們玩錢,有輸了不高興的,寶玉認為這有什麼,玩不就是為了高興嗎,錢算什麼呢,你們拿去。他和“年近七十”、“宦囊羞澀”的“營繕司郎中”秦邦業的幼子秦鍾往來密切;和“一貧如洗”、“父母早喪”的破落世家子弟柳湘蓮友誼濃厚;對為當時社會所輕賤的“唱小旦的”蔣玉菡心生愛慕。在寶玉身上,體現的是一種寬廣的愛。
寶玉情注宇宙萬物,對自然充滿熱愛。他時常沒人在跟前時,就自哭自笑的;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看見了魚,就和魚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不是長吁短嘆,就是咭咭噥噥的…… 宇宙自然之中蘊藏著無數的玄機,萬物都是一種靈性的存在。所以說,靈魂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寶玉的自說自話、自哭自笑,正是對自然的一種感悟、一種理解、一種真愛。
當然,儘管寶玉有著普泛式的情感,但這份彌散狀的情感依然有一個堅固的中心,那就是對黛玉的執著愛情,正因為此,寶玉才能稱得上“絕代情痴”。
再次,恰當的自愛與對他人的真愛是密不可分的。一個人必須有自尊,才能懂得尊重他人。一個懂得自愛的人,才能懂得真愛的含義。基督教博愛第二律說:“愛鄰如己”。這就是說,一個人對自己的愛,一個人恰當的自尊,是對他人真愛的基礎和尺度。前面說過,真愛是不求回報的。但這不是說,一個人只能一心愛人而不期望被人愛。而是說,真愛並不要求對等和公平,而是透過愛自己、完善自己,然後在理解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被理解,產生共同的志趣和共通的仁愛,從而相互接受與接納,一起享受愛的歡愉,分享人生的快樂。
從賈寶玉來認識愛(3)
一個人祈求被愛並贏得真愛,就讓這個世界多了一份真情,多了一份溫暖。從這個意義上說,恰當的自愛也是真愛的應有之義。恰當的自愛重點是自我的持續完善與提升。當一個人完善自己的時候,不僅使自己感受到了快樂,也給愛他的人創造了快樂。
愛的功效是和平與和諧。愛對社會的功效是和平,對個體內在世界的功效是心靈的和諧與人生的幸福。愛是生命的陽光,可以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