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進行跟蹤報導,出版了《細菌戰受害大訴訟》(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一書;新華社記者譚進1998年起在海內外媒體上,透過文字、圖片形式對浙江、湖南、山東、雲南等地細菌戰的受害史實進行了揭露;山東電視臺、湖南經視共同製作了大型紀錄片《未審之訟》;中央電視臺編導郭嶺梅則透過跟蹤採訪,製作了紀錄片《不只是731》,向海內外人士進行宣傳。
綜觀到目前為止的細菌戰研究,可以說較之以往是冰山揭開了一角,但也僅僅是一角而已。我們的研究還主要集中在對細菌部隊的建制、實驗、作戰等簡單的描述和重複上,而對諸如各大細菌部隊之間的關係,細菌部隊與整個侵華日軍的關係,細菌戰在日軍侵華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細菌戰對中國造成的軍事、社會、經濟、環境危害的估計等更為重要的問題還缺乏深入的研究。細菌戰研究專家郭成周也認為細菌戰受害總人數,被用來進行人體實驗的總人數,細菌戰實施“種族滅絕”的危害性都值得進一步研究。
就像一個個黑洞,中國需要去修補六十年前的那段歷史。這是需要用腳“走出來”的歷史,一家一戶,一個一個的受害人。當一個地區的調查展開的時候,歷史細節的缺失就會顯露出來,而當一個地區完全沒有調查時,這一地區的歷史就處在茫然的黑暗中。
2003年,王選在美國國家檔案館蒐集細菌戰資料。克林頓在2000年卸職美國總統前簽署了〃日本帝國情報公開法案〃,美國將蒐集到的日本政府在二戰期間的600萬份檔案與情報資料解密公開,其中大部分是關於日本戰爭犯罪的檔案,如在中國的戰爭掠奪、〃三光〃政策、毒氣戰、奴役勞工、南京大屠殺、細菌戰等等內容。
王選是第一個前往美國國家檔案館蒐集資料的中國人。她在600萬份資料中查詢了一個多月。她說:〃在檔案館裡,檢視這段歷史的中國人就只有我一個,而日本的學者每天都有十幾個,雙休日時佔到查檔人數的一半。他們對歷史的負責和關心,常讓作為中國人的我,為身邊沒有一箇中國學者而傷心。中國的學者為什麼不來?這些檔案是向全世界公開的呀,每年有那麼多的留學生,有那麼多到美國訪問的學者,為什麼沒有人來關心這個?我努力每天多看點、多寫點、多影印點,可我一個人所能做的實在有限。〃
〃為什麼美國能把這段歷史整理得這麼清楚、完整?甚至日本的學者,他們對細菌戰的歷史調查工作都比我們做得多?而我們很多國人對這段歷史的瞭解是斷裂的,這很不應該。〃王選說,〃我們應該有更多的學者去調查'死亡工廠',去證明那些受害者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進而去關注、保護和紀念受害者。〃
王選將蒐集到有關日軍二戰暴行的1500頁的資料目錄。影印了三套,回國後分別送給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的歷史系。她希望這些史料為中國學者研究提供一個線索。整整4000多頁的資料都是王選自己掏錢,自己花時間去影印的。
大學生的調查
從2001年至2002年,南京師範大學大屠殺研究中心歷史專業研究生和其他院校的師生先後赴浙江、湖南、山東、河北參加了七次細菌戰調查和訴訟活動。
參加調查的有張啟祥、許書宏(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碩士研究生),丁曉強(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沈曉青、潘同(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李涵(哈爾濱731部隊罪證陳列館館員)。
大學生的費用是王選個人資助的,王選帶著並教他們調查。張啟祥、許書宏是南師大的研究生,他們第一次到鄉間,學歷史的第一次知道有細菌戰受害者。
細菌戰訴訟帶來的研究(2)
張連紅說,調查是一件苦差事,並且在學術界一向被輕視。中國人大而化之,喜歡推算,但歷史事實不是可以按比例推算出來的,因此在許多歷史問題上日本人質疑中國的說法,比如南京大屠殺的中方所說的死亡人數。
哈里斯的調查
2002年3月1日,美國《死亡工廠》的作者謝爾頓·哈里斯,Michael Franzblau醫生、美國實驗醫學專家Martin Furmanski 應王選邀請來到中國浙江省金華、衢州、義烏調查。
此時哈里斯已七十多歲,身患癌症,強撐著來到中國。他在自己的《死亡工廠》一書中寫到對中國這一地區的細菌戰攻擊,但他只到過中國的北方,沒有來過浙江和湖南。在這次實地考察後,哈里斯重新補充了他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