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的專業經營,提高了房地產產業的經營效率。
(5)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具有投資週期長、投資規模大的特點。一般的小投資者根本無法參與投資。房地產基金使大額的房地產投資變成了小額的證券投資,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可以參與房地產投資,從而大大地擴充套件了房地產投資者的隊伍。
(6)房地產是一種融住所和區位利潤為一體的特殊商品。即使不同地區、不同地段的物業別的方面都相同,仍會有明顯的需求、價格等差異。因此,投資者很難同時在不同的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並獲得成功。而透過投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受益憑證,則可以在不增加風險甚至是在降低風險的情況下實現分散化組合投資。
2。 建立REITs制度有助於房地產經營模式的轉變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發展將對房地產業的經營和管理模式產生重要的影響,促使房地產業從目前的香港模式轉向美國模式,促進房地產業的更細的專業分工。根據國際慣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資金主要投向優質物業股權,並長期持有。在美國,真正的優質房地產商持有的比例大概為60%,主要投向寫字樓、酒店。這種物業風險小、回報穩定。這種經營模式必然導致房地產業經營的改變。房地產商往往成為專業的房地產投資公司,而不是目前中國的綜合經營模式,既要開發,也要投資管理。
美國房地產開發模式是總開發商模式。它是專案的最高掌握者,並不直接操作專案,而是做附加值更高的融資、規劃等工作,至於具體的工程管理,則分包給小的開發商。香港模式和現在國內的模式,要求房地產商從土地開發開始,直至銷售完畢,一期接一期,滾動開發。回報週期長,財務風險和市場風險難以控制。當開發商無法經營時,則只好將專案賣掉。
美國模式有兩個好處:①週期較短。過去從土地開發開始,至銷售完畢,往往需要一個財務週期,只有財務週期結束,方可結算成本和利潤。一個專案一般要2—3年。其間可能市場環境和財務環境發生很大變化,開發商承接很大的風險。而美國模式透過總開發商模式,從總開發商到分包商,一個財務週期就結束了,風險更易控制。②分工更細。香港模式要求開發商是全能型的,企業要從拿地到銷售,都要有人才,只是公司管理效率低,治理結構也不合理。而美國模式則只需將注意力放到財務控制即可,重財務,特別是投行人員,輕專案管理[63]。
3。 促進金融業創新
在當今金融自由化、國際化、一體化、證券化和全球化的潮流下,採取傳統融資手段的銀行受到挑戰,非銀行金融機構不斷推陳出新,開展了許多完善的現金管理服務專案,從而使公眾在銀行的存款流向收益率和流動性更有吸引力的其他金融資產和有價證券,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是國際金融市場上普遍的安全性和獲利性較為理想的投資方式。
拓寬房地產行業的融資渠道,改變只能從銀行貸款的單一融資體制,可以有效分散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在發達的房地產市場中,房地產權益資金的融資渠道很多,例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人壽保險、退休基金、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而我國目前只有股票市場一個途徑,而且由於房地產開發公司不適合成為公眾公司而使股市融資的規模十分有限。權益融資渠道狹小,導致開發商過分依賴商業銀行提供的開發建設投資。
從房地產抵押貸款的角度看,其資金來源渠道也應該是多元化的。尤其是面向商業房地產的抵押貸款,保險公司、證券化等都是有效的來源途徑。2000年美國商業房地產和多家庭住宅抵押貸款總額的16417億美元中,來自商業銀行的抵押貸款只佔40。2%,其餘59。8%中來自信託的資金最多,達18。8%,其次分別是來自人壽保險公司(13。2%)、儲蓄機構(7。8%)、聯邦和相關機構(5。1%)、個人和其他(12。9%)。
此外,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也是分散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有效途徑。美國2000年各種物業型別抵押貸款餘額佔GDP的比例達到了70。3%(其中,獨戶住宅抵押貸款餘額為GDP的52。9%)。雖然有如此巨大的住房抵押貸款規模,但由於55。7%的住房抵押貸款透過資產證券化脫離了商業銀行體系,有效地分散了商業銀行的金融風險。
房地產信託化能夠拓寬信託公司的業務範圍,是信託業得以迅速發展的重要契機。從我國信託業發展所走過的20多年的歷程來看,因為無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