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Ts將面臨的各種風險,提出控制風險策略;
(5)設計中國REITs的投資制度、投資模式以及投資專案的管理制度;
(6)研究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外部環境,指出制約因素,提出我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髮展戰略。
第二節 學術構想
一、研究視角與研究方法
本書提出以建立REITs制度來開展中國房地產金融制度的創新,從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視角、運用新制度經濟學中的相關理論來研究REITs制度。之所以採用這一研究視角,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第一,雖然REITs的外在表現形式是股票、受益憑證、基金、基金管理公司等具體的投融資工具和投融資機構,但其背後隱含的卻是一系列的特殊制度安排。只有深入到制度層面,才能揭示REITs的本質及其執行規律,才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REITs。第二,深入到制度層面,對REITs制度安排和執行機制進行經濟剖析,對當前中國房地產業發展所面臨制度問題和制度缺失進行探討,對中國建立REITs制度所需要的制度環境進行深入研究,並以此為理論基礎提出建構中國REITs制度的政策建議,將使本課題的研究更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本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理論上的制度分析法。這是本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即由新制度經濟學的制度理論、委託—代理理論和契約理論構成制度分析框架。(2)歷史考察法。在制度分析的過程中,融入了對美國REITs制度形成和制度變遷的歷史考察,以便能更好地借鑑歷史經驗。(3)統計分析法。運用統計圖表、統計資料等對問題進行實證分析。在這三個分析方法的運用中,始終貫徹了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規範分析與實證分析、抽象分析與具體分析相結合的研究原則。
二、全書框架
本書的總體研究框架如圖1…1所示。
圖1…1
第三節 主要觀點
一、研究內容
第一章為導論,主要介紹我國房地產金融創新的背景與意義,形成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
第二章評述房地產金融創新的研究現狀,透過對國內外研究文獻和發展動態的分析,指出亟待研究的問題;
第三章分析我國房地產金融的現狀,剖析房地產投融資渠道狀況,在此基礎上設計房地產金融創新的多種路徑,提出建立REITs制度是創新的最優路徑,指出我國發展REITs對我國房地產業的重要意義;
第四章介紹REITs制度的概念和特徵、分類、運作模式,對REITs制度的基本構成進行解析;
第五章比較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經驗,提出我國可借鑑的經驗;
第六章運用委託—代理模型分析REITs運作中的委託—代理關係,找出存在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第七章分析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將面臨的各種風險,設計風險控制體系;
第八章對我國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外部環境從法制、房地產市場、資本市場、中介機構、人才等方面進行分析,並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為我國發展REITs設計戰略構想,提出相關建議。
二、結論性觀點
(1)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以下簡稱REITs)對我國房地產業、金融業都有重要的意義。REITs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房地產融資方式。結合REITs的特點和我國房地產融資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發展REITs對我國房地產業、金融業均有積極作用,能夠拓寬房地產融資渠道、促進信託公司業務重組、降低房地產金融風險。
(2)美國等發達國家發展REITs的經驗值得中國借鑑。透過對這些國家REITs的發展模式、結構、上市條件進行比較,本書提出發展我國REITs的建議,即:為我國REITs進入實施運作創造必要的法律環境、改善市場環境、建設REITs的組織機構、加快培養大量的機構投資者、完善人才培養和資訊公開化制度。
(3)REITs制度中存在著雙重委託—代理關係。運用委託—代理模型分析可知,REITs運作中託管人對管理人的監督越嚴格,投資人為激勵REITs管理人選擇努力工作而必須付出的報酬就越小,投資人的收益就越高。另一方面,在基金管理人努力工作的情況下,投資人要想盡量減少為激勵REITs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