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購物商場還是清真寺)。
這些都只是在我們肉眼所能及的範圍內,如果我們進入太空俯瞰地球,我們就可以看到更大的趨勢。這些趨勢可以讓我們預測半個世紀甚至更長時間的變化,在晚上尤其清楚,不同地方的經濟活動告訴我們世界上有哪些地區正在經歷快速發展和城市化,幾個小城市是如何發展合併為特大城市的。
在過去幾十年裡,“趨勢”一詞的用法經歷了一個爆炸期,部分原因是面向消費者的媒體數量的增加。這個詞的意思不斷豐富,甚至能夠涵蓋各種各樣風格迥異的現象。這些現象有:
? 發生在某一地點或某一段時間內的類似事件。例如,全球正在變暖,人類壽命越來越長,人們生育更多或是更少的孩子,以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某個品牌或顏色的衣服。
? 權威人士(比如時尚記者或營銷專家)釋出的消費建議。他們建議人們應該如何購物和打扮才能在下一季來臨的時候“時尚”、“入流”、“酷”、“成為流行標杆”。“白色就是新黑色!”“貼身剪裁更好看!”“去巴黎吧!”
? 對現狀、假設和偏見構成挑戰的非主流。例如,一項新科技
或者一種與眾不同的行為方式等,通常會伴隨著說話者誇張的面部表情和歇斯底里的“你還沒聽說過……?”
“趨勢”詞義的膨脹容易造成混淆。舉個例子,由於媒體碎片化(media fragmentation)現象越來越明顯,宣佈“趨勢已死”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尤其是在環保運動此起彼伏的今天。然而,這類措辭只會將趨勢的多種含義簡化並縮小到只剩一種。此外,人們喜歡將同類現象進行歸納並給它們貼上標籤,以便描述和談話之用,這是人類的內在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我們都是社會動物,都渴望自己的世界觀得到別人的認可,就像C?S?路易斯(C。 S。 Lewis)所說:“我們閱讀是為了證明我們並不孤獨。”
? 媒體數量的爆炸式增長加劇了對各類言論進行分組的需要,因為這種做法可以得到對世界大事更加準確的觀點。
? 我們都是模仿動物,有時甚至還處在一個非常低階的層面上。假如你偷偷對房間裡的一群人進行拍攝,然後再慢放拍攝畫面,你就會發現甚至是一個很小的肢體動作也能在他們中間傳播,而且他們本人對此毫不知情。即使在人們知道的情況下,模仿行為也在不斷上演,其內容從穿衣風格到看待事物的觀點幾乎無所不包。
? 資訊就是力量乃至隱藏的財富。對市場、客戶和社會擁有敏銳的洞察力是極其寶貴和具有競爭力的能力,同時也是玩好“棋盤問答”遊戲和精通宴席談話的良方。
? 人類在生理構造上也表現出了對未來濃厚的興趣。我們大腦最靠前的部分,也就是前額葉皮質擁有對未來進行抽象思考的能力,能夠根據今天的資訊描繪出明天的結果。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模糊的未來
大腦能夠讓我們描繪未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對未來的想法都是一樣的。假如我們對歷史上和當代出現的有關未來構想的學派做個研究,就會發現人們看待未來的方式多種多樣:
? 烏托邦(Utopian)和去烏托邦(Dystopian):這兩個學派傾向於把未來看做一條通往天堂或者地獄的單行道。追隨者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固執地認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在支援他們所認同的那個觀點。
? 鐘擺(Pendulum)和螺旋梯(Spiral Staircase):這兩個學派認為時間是有周期性的,相同的主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反覆出現。在鐘擺學派追隨者的眼裡,政治、科技以及其他領域永遠都在兩個極端中搖擺;螺旋梯學派也有類似的觀點,但同時指出我們會處在一個上升或下降的軌道中,意思是相同的主題的確會重現,但形式已經發生了變化,變得更加飽滿和極端。
? 黑洞(Black Hole):最後,還有一類人認為任何有關時間或企圖預測未來的哲學都是徒勞的。時間只是一個人造的抽象概念,無序才是世界的真正主宰。乖乖地坐在那裡,過一天算一天就可以了。
無知的趨勢觀察者
我去過很多地方做演講,有時候聽眾把我當成 “趨勢專家”,但這並不是我的本意,因為在我看來,這個稱呼跟我所講的內容是相悖的。為了能夠覺察趨勢、認清大局,開放的思想和對草率下結論的持續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