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到底發生了什麼?
2008年9月,克羅埃西亞的科爾丘拉島。夏末的微風輕輕拂過這座位於亞得里亞海南部的美麗小島,橄欖樹搖曳著深綠色的葉子,映襯出碧藍的大海。就算是陳腔濫調,我也要讚美一句:“置身於此,感覺時間都凝固了!”客廳裡,我的雙胞胎寶寶正輪番對電視機發起攻擊,不是張開小嘴咬它就是把它當做助步工具。電視裡傳出的BBC新聞充滿了戲劇色彩和緊張氣氛:銀行一個接著一個的倒閉,金融體系正在做著自由落體,似乎連資本主義制度也自身難保了。電視裡的混亂景象和周圍的寧靜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未來的幾個月裡,這場危機將會被無數人用“特殊”兩個字來形容,因為它聲勢浩大,波及經濟的各個方面;因為它遍佈全球,影響範圍和破壞力都史無前例;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危機爆發後的幾個月裡,許多教授、經濟學家和權威人士站出來說:“其實我早就預料到了!”其餘的人99%會被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嚇到。如果說這場金融海嘯有什麼優點或是可取之處,那就是讓我們最終意識到並且承認,我們對發生在身邊的很多事情都視而不見:我們忽略了日常表象背後每一個隱藏的力量;我們忽略了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實際上幾十年前就已經開始醞釀了;不管我們看了多少新聞,我們還是忽略了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絕大多數事情。本書就是要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無知,這是一本關於未知的書。“我們所知的一切都是錯誤”(everything we know is wrong),並不是要將我們所有的認知一棒子打死,而是要喚醒我們的好奇心。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我們都是趨勢觀察者!
作家丹尼爾?平克曾在一本關於創造力的書中稱,我們生活的年代將會越發掌握在“創造者、共鳴者、事件識別者和意義製造者”手裡。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以上這四種人:趨勢觀察者。就像法國的《世界報》在“9?11”恐怖襲擊事件後宣告“我們都是美國人!”(Nous sommes tous américains!)一樣,2008年9月開始的金融危機讓我們認識到我們都是趨勢觀察者。我們不能像羅馬士兵領受德爾斐神諭那樣對現在所謂的專家以及他們關於這個世界的看法深信不疑。面對這場危機,專家已經黔驢技窮了。我們必須將世界掌握在自己手裡,成為一名趨勢觀察者唯一要做的就是問自己:“這個世界正在上演什麼?”然後拿起報紙,開啟電腦和電視,向身邊的人詢問這個問題的答案。只需要一點點好奇心,嘗試走出自己這個小世界,你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將“趨勢觀察者”這個頭銜印在你的名片上了。這是一本為世界上所有趨勢觀察者寫的書,當然也包括你在內。
趨勢—單詞背後的故事
趨勢(trend)這個詞源於挪威語“trendr”,意思是“轉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被用來形容河水的流動。到了19世紀,統計學得到廣泛應用,“趨勢”的含義也隨之擴充套件到了人口統計和民意測驗領域。真正的突破是在“二戰”之後,整個社會開始打破循規蹈矩的思維模式,更加註重個性發展,“趨勢”衍生出了形容詞“trendy”,意思是“流行的”。有一個傳聞從來沒有被確認過,說的是愛斯基摩人的語言裡有好幾百種“雪”的說法,同樣我們也有數不清的方法來形容身邊發生的我們看得到(以及看不到)的變化。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可以想象自己置身於城市裡一條熱鬧的馬路上,展現在眼前的至少有三種不同的趨勢:
? 假如你觀察街上的路人,你就會知道他們身上穿的是什麼、手裡拿的又是什麼,你甚至還可以聽到他們討論時事時嘴裡蹦出的隻言片語。這些都叫做微觀趨勢或流行趨勢,一般來說能夠持續1~5年。這些趨勢會決定我們逛街的時候挑選什麼衣服,手機更新換代的時候買哪種機型,聊天的時候說什麼流行語等。
? 假如你再稍稍往上看,你就會看見建築物的外牆,在這些牆上,你可以找到能夠延續一二十年的宏觀趨勢。這類趨勢包括經濟週期和轉型、政治風向,以及新科技浪潮。這些都將會透過牆上裝飾的廣告牌告訴你—哪些產業表現不錯,哪些正在消失。
? 最後,假如你把目光移向建築物的頂端,你就能發現某些大趨勢,這些深刻的社會變革持續時間可以超過20年,透過建築物的高度展現在我們面前(例如,城市化需要更高的建築物來容納更多人),也可以透過一些建築物的功能體現出來(看小教堂最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