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能看準了,抓住了,而且還能一如既往地執行下去。
尼采說:“有著1000條路還沒有被人走過;1000種健康和生命的隱蔽島。人與人之大地仍是無量無邊,沒被發現。”孫宏斌永遠崇敬遠遠超過了已有認知的那種創造、簡化、生成和建構之力。一種巨大的空性,一種把機會的潛力發揮到極致的思維,統攝了孫宏斌。他說:“我們這個民族是一個過分關注過去的民族,總結過去是沒有用的,只會成為包袱。過去輝煌不等於將來輝煌,過去做得不好不等於將來做不好。重要的是你現在有沒有競爭力,你得往前看。”在這樣一種歷史觀的指導之下,順馳公司不是等管理上了一個臺階、人員磨合精練可信以後,才行擴張之實。而是在自己的隊伍還不具備戰鬥力時,就面對現實,迅速轉型,抓住機會,以機會為先導,整合全球資源,搶佔全國市場。時不待我。把強加於自己的一切都歸為零,把已經得心應手的東西也歸為零,方能“無中生有”。熟諳空性法則的孫宏斌確信:“對信念的偏執創造奇蹟。歷史是這樣寫就的,競爭版圖是這樣重畫的,世界是這樣改變的。”'8'
把握住歷史性機會
世界上的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都各有各的磨難,而那些成功躋身世界一流的公司的基點卻幾乎是一致的:一是能否把握歷史性機會適時轉型;二是能否建立傲立於世界的商業體系。公司發展、轉型千差萬別,有了這兩個基點,我們大致可以透視順馳公司轉型的基本問題和走向了。
我們的認識器官,不是為“認識”而設定的,不僅僅是用來認識事物,還要駕馭。歷史性機會往往在熟視無睹中被糟蹋,歸咎起來還是缺乏駕馭機會的果敢和行動。對世界一流大公司進行精心研究的孫宏斌深知,在大國經濟轉型中建立企業,重要的是把握住體制轉型的歷史性機會。人們通常探索規律追求公認的判斷。孫宏斌卻決不看重“一切人”的真理,而是執著地尋找他的例外法則。開發土地招拍掛一度被譽為“陽光地政”,在地產商們為“”大限而憂心忡忡時,孫宏斌卻看到了地域房地產市場進入壁壘的坍塌期,全國性大公司成長的機會終於到來了。順馳抓住時機果斷展開全國佈局,以“天價”參與招拍掛,發起一場謀定而動的圈地戰爭,令其他房地產商猝不及防。在競爭對手頗為忌憚“價高者得”原則時,孫宏斌則發現了“土地期貨”的妙用,巧妙地把一次性付款發展成2~3年的付款週期,把大頭甩在後邊等待靠土地本身滾出紅利來覆蓋所有的費用。這種反過來“合理利用應收賬款賬期”的資金模式,不是順馳獨創,卻被順馳發揚光大。
他深知天津,也知全國。2001年以來,他在順馳的一系列內部會議上,這樣解讀房地產行業的特點:總量巨大,快速發展的行業,競爭度低;產品不可移動性和地域性很強的行業,區域發展不平衡;屬於政府管制性行業,土地市場基本上是政府賣方市場,基礎設施配套由政府企業壟斷,每個人都有權力,都是領導人,每一位領導人都很關鍵;開發商是資源整合商。在對天津市場上上下下全方位的關注與深入瞭解之中,孫宏斌感觸到了一個重大的機會:中國體制轉型造成了資金、土地等稀缺資源的控制權由中央和省向城市官員手中轉移,這使得中國樓市成為地緣關係最為厚重的行當。房地產不是全國性的統一市場,不受統一規則的約束,而是在城市官員任期利益左右下的地緣市場。城市官員也不是通常臉譜化所描繪的那樣貪得無厭,更大的群體則是要做出一番事業以造福一方。因此,那些能夠給他們所期待的經濟發展新支撐的專案和設想,很容易獲得城市官員的認同。發展是硬道理,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大地產商一起來做局。孫宏斌善於從對方需求的角度去琢磨如何勾兌,超越小恩小惠,抓住政府官員真正關心的問題。既然有那麼多房地產策劃公司來策劃開發商的專案,那麼順馳為什麼不能主動出擊呢?順馳對規模和利潤的渴望,為什麼不能形成與城市官員的共謀呢?於是,比一般企業看遠了一點的順馳,不是簡單地企求於地緣關係的到位與否,而是側重在與城市發展戰略的銜接到位與否,是否能夠抓住城市官員的敏感神經上。
孫宏斌: 迴歸零的空性(4)
修煉團隊戰略思考的本能悟性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略不是一個公式,也不是長期的計劃,而是隨著環境變化而逐步形成的一個想法。戰略包括最好的將軍們的本能的悟性。”孫宏斌認同克勞塞維茨的論斷。在他的團隊裡,反覆強調修煉一種戰略思考的本能悟性。他說:“戰略思考是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