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屋等38個城市,演出68場,觀眾人數更是達到了14萬人次之多。在巡演期間,有些觀眾從一個城市追到另一個城市,反覆看幾次。每場演出結束後,觀眾掌聲遲遲不息,演員常常謝幕長達6分鐘,後臺堆滿了未留名的鮮花、禮品。有觀眾說,我在日本看過好多次京劇,但這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看京劇感動得流淚。巡演結束後,邀請方日本民主音樂協會的創辦者池田大作先生,親自將“民音藝術獎”頒發給了這出戏的領銜主演、諸葛亮的扮演者張建國。
長期以來,京劇在海外演出多以武戲為主:《三岔口》、《打店》、《雁蕩山》……也包括一些猴戲。於是,形成一種模式,老外只看武戲,不懂文戲,只懂看熱鬧,不會看門道。因此,以文戲在海外掛牌演出與其說是一種展示,不如說是一種冒險。
《鞠躬盡瘁諸葛亮》是中國京劇院應日本民主音樂協會的邀請,為日本觀眾量身打造的。根據《三顧茅廬》、《長坂坡》、《赤壁之戰》、《空城計》、《五丈原》等京劇經典摺子戲移植改編而成,講述諸葛亮從初出茅廬到五丈原去世、赤壁大戰、空城鬥智、五丈悽寂的曲折故事,第一次完整地展示了諸葛亮的一生。張建國飾演的諸葛孔明智慧儒雅、散淡雍容,瀟灑中還有些許無奈和悲涼,把其個人的精湛演技和角色魅力充分地融為一體。
有人稱奚派的唱法如“洞簫之聲”,來形容其悠揚婉轉,細膩動聽。一位日本觀眾在來信中這樣形容奚派老生張建國的唱腔:“他的唱聲先擴充套件至整個劇場空間,然後從劇場的頂棚牆壁降到觀眾席,隨後噴在了我身上,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這種妙不可言的視聽感受,非常舒服,很過癮。”
作為中國京劇院三團團長,張建國為這出戏奉獻的不僅僅是完美的唱腔和表演,從劇本的整理、改編,武打戲的動作設計,到服裝,舞臺背景的設計,他都傾注了心血。演出時,從觀眾的反應可以看出來他們確實投入進去了,演到《空城計》一場,司馬懿要撤兵時自作聰明地說“我就是不進”,引來觀眾的笑聲;最後的《五丈原》一場,當七星燈滅,諸葛亮病逝時,不少觀眾流下了眼淚。這場巡演帶來的“京劇旋風”引起了許多日本觀眾對京劇的興趣和喜愛。有一位日本年輕人說:“聽京劇使我萌發了學習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和歷史的願望。”
二 小角色的“脫胎換骨”
曾有媒體對張建國的評價是,他復活了奚派藝術。更有人曾說,“天不生建國,奚派恐萬古如長夜!”的確,一度陷入沉寂的奚派藝術是因為張建國的崛起才重現光彩,而許多觀眾是因為張建國而愛上奚派藝術。而這顆京劇之星的升起,也有一番坎坷經歷。
張建國:復活奚派藝術(2)
張建國生在河北晉州小樵村一個農民家庭。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正東百里之遙的晉州,自古有玩戲的習俗,每逢過節,各村各鎮都興唱大戲。小樵村有個莊稼漢張景剛能唱老生還能唱旦角,平時有個習慣,甭管幹什麼、甭管走到哪,嘴裡總是不停哼哼著京劇。他的嗜好直接影響到他的幾個年幼的兒子,特別是二兒子張建國,他愛戲比爸爸還入迷。
小建國長得眉清目秀,又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對錶演藝術有一股靈氣,才五六歲的他就學會了不少京劇唱段。別的小孩學歌謠,唱兒歌,是什麼“小小子,坐門墩,哭哭啼啼要媳婦”,什麼“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而小建國雖唱得稚氣十足,卻是京腔京韻的唸白,滿有味道的京劇清唱。小建國跟著爸爸到地裡幹活,不管是割草、間苗,還是澆水施肥,都會與爸爸同唱同樂。
小建國上學了,那時正趕上全國大唱樣板戲,小建國從收音機裡早就學會了不少唱段,什麼郭建光、楊子榮、李玉和,他都能唱幾段。在本村的文藝宣傳隊,在學校裡的演出團,小建國都成為主要演唱者。無論是接待來賓,還是不定期去各村宣傳,小建國的京劇清唱成了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
有一次,某部隊拉練來到村裡,在聯歡會上,張建國登臺唱了《智取威虎山》中的“朔風吹”一段,他那圓潤洪亮的嗓音、那板眼準確的唱腔,博得了熱烈的喝彩:“再唱一段!再唱一段!”臺下的戰士、老百姓齊聲高喊。部隊首長看著這個活潑可愛又伶俐的小男孩,甚至當即提出讓他破格參軍。
童年時期正趕上“文革”,張建國也在這場浩劫中遭了秧。因為被誣陷在牆壁上寫“反動標語”,這個7歲的孩子一度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愛子心切的父親半夜裡騎了幾十里路的腳踏車到縣文化局遊說,為兒子爭取到一個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