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2 / 4)

會提供陳列展覽8000個以上,接待觀眾幾億人次。

“中國博物館的主要職能為三大項:一是收藏,主要是對藏品的收集、入藏、保護和管理;二是研究,主要是對收藏品進行辨偽,搞清真假,並進行斷代,同時確定它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三是教育,包括舉辦陳列展覽,並對陳列展覽進行講解宣傳,以及舉辦講座和編輯出版書刊等。”呂濟民說,中國博物館與國際接軌就必須全面實施收藏、研究和教育三項職能,承擔多方面的社會任務,努力完成“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使命。他認為,目前應從這幾個方面努力———

首先,博物館向人們展示科技進步應該同文化遺產緊密相連。博物館如何對待古老傳統的文化同當代先進科學技術的關係,涉及到它的發展方向。要展示和傳播當代最新的資訊,也要展示和傳播古老傳統的文化遺存,而且要把這兩者有機地聯絡起來。博物館的收藏和陳列都應解決好這兩者之間的矛盾,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不僅是社會歷史博物館和科學技術博物館應這樣做,其他的博物館也應這樣做。嶄新的世界是在古老文化的土地上發展成長的。

其次,博物館是收藏和展示多元文化的負載體,包括古今各種實物、資料和資訊,有天然物和人造物,要保護和弘揚,並向公眾開放。無論哪一種博物館,都有保護和弘揚文化遺產的責任。同時,一定要保護和發揚民族與社群文化的特性。如果博物館的收藏和展示,沒有鮮明的民族與社群文化特性,就沒有博物館的個性,也就喪失了生命力。

再者,博物館承擔的社會任務是多方面的,其主要任務是收藏實物資料,成為資訊和交流的中心,引導人為社會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一切業務活動的核心是傳播交流資訊和知識,使更多的資訊和知識,為更多的公眾所接受和共享。

另外,博物館應透過各種經濟渠道,如文化產業、旅遊業、藝術市場等,發揮重要的經濟作用。博物館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中,如何發揮重要的經濟作用,一定要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如果博物館遠離經濟,在社會中與經濟無關,就不能更深地植入社會。

如今,呂濟民儘管已經退出故宮博物院的領導崗位,但是身為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專家組組長、中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國際博協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的他依然對博物館事業真情難了。每去一處博物館參觀或考察,他就像去拜會一位老朋友,那種感情難以言表。他對博物館的那份興致、那股熱忱、那種追求、那份情感,都在他的生活之中點滴應現。近年來,他不知多少次深入基層單位調查、瞭解各博物館的收藏、展覽及研究現狀,關心文物工作的研究與保護,同博物館工作者及文物專家一道研究中國博物館及文物工作發展的方針、路線和方法。

呂濟民:閱盡滄桑不失儒雅高潔的文博泰斗(5)

文物擺脫了“秘不示人”和“孤芳自賞”

俗話說:“亂世買黃金,盛世興收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歷來為文人雅士所喜愛的古玩、字畫等藏品,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家,我國各地古玩文物交易也日趨紅火。“民間收藏古物藝術品並進入流通領域,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上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民間收藏是從個人收藏和家庭收藏開始的。最早的收藏是裝飾品,舊石器時代有穿孔的獸牙、石珠和骨珠等。儘管人婁早期沒有私人財產的觀念,但卻有私人收藏品,原始人不僅生前收藏用品,甚至死後也永遠擁有。”呂濟民說,到了近代,隨著社會發展才正式形成民間收藏和國家收藏兩大體系,國家收藏源於民間收藏,是收藏的高階形式———到了如今,收藏已經逐漸成了一項專門事業和一種專門學科。

我國曆史悠久,物產豐隆,文化發達,歷朝歷代儲存有各種各樣的具有重大意義的物品,從不同的領域反映出民族歷史和人類環境的發展,是社會歷史和自然歷史的實物見證。呂濟民說:“藏品的價值之一是它可以補充和訂正文獻的記載,因為藏品是未經歪曲的可靠的實物資料。藏品當中還有大量巧奪天工的藝術珍品,有各時代藝術發展中的重要流派和藝術工匠的代表作品,具有明顯的地方特徵、民族特徵和時代特徵。這些藏品既是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藝術瑰寶,又是藝術創作的繼承源泉,可以為繼承我國優秀文化遺產提供借鑑。”

的確,茶餘飯後,閒暇時節,或獨自一人,或邀上三兩知己好友,細細把玩品評,便可使人恍然間彷彿穿越了時空,遨遊於歲月長河中。呂濟民說:“當人們鑑賞這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