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1 / 4)

很明顯,韓一良是下了功夫的,因為在這份奏疏裡,他依然沒有說出名字,卻列出了幾種人的貪汙行徑,並希望有關部門嚴查。當然,他也知道,這樣是不過了關的,就列出了幾個人——已經被處理過的人。

反正處理過了,罵絕祖宗十八代,也不要緊。

這封極為滑頭的奏疏送上去後,崇禎沒說什麼,只是下令在平臺召叢集臣,再次開會。

剛開始的時候,氣氛是很和諧的,崇禎同志對韓一良說,你文章裡提到的那幾個人,都已經處理了,就不必再提了。

然後,他又很和氣地提到韓一良的奏疏,比如他曾經拒絕紅包,達幾百兩之多的優秀事蹟。

戲演完了,說正事:

“是誰送錢給你的!說!”

韓一良同志懵了,但優秀的自律精神鼓舞了他,秉承著打死也不說的思想,到底也沒說。

崇禎也很乾脆,既然你不說,就不要乾了,走人吧。

韓一良同志的升官事蹟就此結束,御史沒撈到,給事中丟了,回家。

然而最傷心的,並不是他,是崇禎。

他不知道,自己如此坦白,如此真誠,如此想幹點事,怎麼連句實話都換不到呢?

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

但要說他啥事都沒幹成,也不對,事實上,崇禎二年(1629),他就幹過一件大事,且相當成功。

這年四月,刑部給事中劉懋上疏,請求清理驛站。

所謂驛站,就是招待所,著名的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王守仁先生,就曾經當過招待所的所長。

當然,王守仁同志幹過的職務很多,這是最差的一個。因為在明代,驛站所長雖說是公務員,論級別,還不到九品,算是不入流,還要負責接待沿途官員,可謂人見人欺。

所以一直以來,驛站都沒人管。

但到崇禎這段,驛站不管都不行了。

因為明代規定,驛站接待中央各級官員,由地方代管。

這句話不好理解,說白了,就是驛站管各級官員吃喝拉撒睡,但費用自負。

因為明代地方政府,並沒有辦公經費,必須自行解決,所以驛站看起來,級別不高,也沒人管。

但驛站還是有油水的,因為畢竟是官方招待所,上面來個人沒法接待,追究到底,還是地方官吃虧,所以每年地方花在驛站上的錢,數額也很多。

而且驛站還有個優勢,不但有錢,且有政策——攤派。

只要有接待任務,就有名目,就能逼老百姓,上面來個人,招待所所長自然不會自己出錢請人吃飯,就找老百姓攤,你家有錢,就出錢,沒錢?無所謂,你們要相信,只要是人,就有用處,什麼挑夫、轎伕,都可以幹。

其實根據規定,過往官員,如要使用驛站,必須是公務,且出示堪合(介紹信),否則,不得隨便使用。

也就是說說。

到崇禎年間,驛站基本上就成了車站,按說堪合用完了,就要上交,但這事也沒人管,所以許多人用了,都自己收起來,時不時出去旅遊,都用一用,更缺德的,還把這玩意當禮物,送給親朋好友,讓大家都撈點實惠。

鑑於驛站好處如此之多,所以但凡過路官員,無論何等妖魔鬼怪,都是能住就住,不住也宰點錢,既不住也不宰的,至少也得找幾個人抬轎子,順便送一程。

比如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地理學家徐霞客,雲遊各地(驛站),拿著堪合四處轉悠,絕對沒少用。

劉懋建議,整頓驛站,不但可以節省成本,還能減輕地方負擔。

但問題是,怎麼整頓。

劉懋的方法很簡單,一個字——裁。

裁減驛站,開除富餘人員,減開支,嚴管介紹信,非緊急不得使用。

按照他的說法,只要執行這項措施,朝廷一年能省幾十萬兩白銀,且地方負擔能大大減輕。

崇禎很高興,同意了,並且雷厲風行地執行了。

一年之後,上報執行成果,裁減驛站二百餘處,全國各省累計減少經費八十萬兩,成績顯著。

不久之後,劉懋就滾蛋了。

這世上,有很多事情,看上去是好事,實際上不是,比如這件事。

劉懋同志幹這件事,基本是“損人不利己”。國家沒有好處,地方經費節省了,也省不到老百姓頭上,地方吃驛站的那幫人又吃了虧,要跟他拼命,鬧來鬧去折騰一年,啥都沒有,只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