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2 / 4)

三部作品行世的女作家。她像臺灣文壇上的一顆光芒四射的彗星,在許多讀者的思想中留下了燦爛的烙印,尤其對青年學生,她有真才實學,課講得好,要求嚴,受到學生的歡迎。

為了教課,她經常在臺北與臺中之間奔波。這期間,在來往賓士的火車上,她偷偷讀了一些大陸出版的文學作品。魯迅的書在臺灣是被禁止的,也沒有人敢公開看。東海大學圖書館的地下室藏有魯迅的書,只借給教現代文學和創作的教師,不借給學生。她第一次聽到魯迅“吶喊”就在這個時候。

從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聶華苓雖然有過生活的艱辛,對生活也有認識。但中國幾千年文明史的黑幕,究竟有多厚多寬,並不瞭解。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魯迅的成名之作《狂人日記》給她啟開了認識社會的一扇天窗,接著她又聽見九斤老太的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阿Q大聲的叫嚷:“造反了!造反了!造反了!……我手執鋼鞭將你打……”,她還看見《藥》裡的小栓吃著浸了死人血的紅饅頭,《故鄉》裡的閏土,《祝福》裡的祥林嫂……一個殘破的舊中國展現在她的面前,幾乎碎了她的心。“唉!誰不愛自己的祖國!”這是她心海里引流出來的一條誠篤的河。

聶華苓有個人的恩怨,但這恩怨如一塊冰,終被時間的力量所溶化。

“自由中國”,她沒看到自由;雷震事件,傷了她的心……

1963年,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走訪亞洲。在臺北舉行的一次酒會上,聶華苓第一次認識了他。翌年,聶華苓跳出特務、孤獨和痛苦築成的囹圄,到了美國,在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從事教學、寫作和翻譯。

新的生活,往往影響著人的道路和思想。到了美國,她那塊巨大的“恩怨之冰”加快了它的溶化速度。她說:“在這兒,我可以清醒地看海峽兩岸的社會,可以讀各方面的報紙刊物和書籍,可以接觸世界各國的作家和作品,這使我的視野擴大多了,感情冷靜多了,看法客觀多了!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名詩句來說明我的過去,大概是正確的。”

1970年,她同安格爾一道翻譯《毛澤東詩集》。為了解每首詩詞的背景,他們翻閱了不少有關中國革命的書,如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等,對中國的歷史事件如二萬五千里長徵,都作了較細的研究,這使她明白了許多過去不明白的道理,認識了她向來懼怕的共產黨原來是為了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他們什麼艱險都不怕,爬雪山,吃皮帶,是為了幾萬萬人民和後代,他們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她說,“我訪問過七八個亞洲國家,心裡有個比較二見了印度就像見了舊中國:飢餓、貧困、落後、懶散、消極……到這時,我對新中國從怨到愛這個重新認識歷史的過程才算完成。”於是,在1978年,她第一次回到國內探親、訪問……

每個人都有一部歷史,簡單的或複雜的,含辛茹苦的或一帆風順的……

聶華苓喜愛佛羅斯特的一首詩:

這森林真可愛,黝黑而深邃。

可是我要趕去赴約會,

還要趕好幾哩路才安睡,

還要趕好幾哩路才安睡。

詩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不肯停步的執拗的旅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倦地跋涉著……

逝去的光陰是苦澀的,它只是回憶錄裡的陰影;今天和未來是美好的!詩,像她的座右銘;她,酷似詩中的主人公……

“要努力奮鬥,努力後總會有成果的。”她總是這樣鼓勵人,也鼓勵自己,與人奮鬥,與環境奮鬥……風裡,雨裡,白茫茫的雪地上,在通往圖書館的道路上,都有她奔忙的足跡;書架上、牆腳邊,堆放著各種中外文書籍,她不停地寫作,不倦地工作;在火車上、飛機裡也不例外,寫信,發電報,處理各種事情。聶華苓,每天見她見不完的人,做她做不完的事……

她聰明、精明、開明、能幹、勇敢!何達說:“她是一個能夠創造奇蹟的人。那些看來似乎不可能的事情,對她都是創造奇蹟的材料。”

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就是她和安格爾創造的奇蹟。

聶華苓思想敏捷。她心裡總是裝著許多形象、畫稿,時刻都會跳出新的思想。

碧藍的克拉威爾水庫是“國際寫作計劃”的誕生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