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真是一群雄爺們。”
李重九笑了笑,身旁的徐克不無得意地,言道:“王將軍,這還不是,咱們這兩萬五千府軍,可是幽州六郡之中精銳子弟,就算當初徵遼的三十萬府軍,也是不及咱們。”
眾將笑呵呵地談起,提及麾下的精兵強卒。無不有誇耀之情。
不久行軍司馬姬川,亦是帶著幾人匆匆奔上山坡。向李重九稟告訊息,言道:“太原細作急報。唐王李淵,令其擁立代王楊侑將帝位禪讓於其,眼下李淵已在西京登基,改元武德,國號自稱為唐。”
聽此王馬漢當即罵道言道:“李淵這老賊,連臉面也不要,自己當了皇帝了,這他孃的亂臣賊子。”
“還什麼禪讓,狗屁。”
李重九問道:“太原方面動靜如何?”
“據細作回稟。留守太原的齊王李元吉,在晉陽為了慶賀李淵登基,命全城皆需張燈結綵,慶賀三日。”
李重九當下問道,“這麼說來,晉陽對我軍來襲,還仍然是一無所知?”
姬川言道:“我軍之前防範之事作得甚好,連幽州本地百姓都是不知,而重重佈置又迷惑了。李家的細作,林當鋒說他以腦袋擔保,晉陽還未收到訊息。”
“哦?如此晉陽不就等於沒穿衣服的女人,我們想上就上。”王馬漢喜道。
聽著王馬漢說的粗鄙。眾將皆是哈哈大笑。
李重九亦露出一絲笑意,言道:“此乃天助,既然如此。我軍加速前進,李淵在長安登基。我們就以奇襲太原,給他送上一份厚禮吧!”
“諾!”
眾將轟然答允。
雁門郡。雁門縣。
“啟稟,宋王!幽州軍前鋒,已是過界,沒有在境內停留片刻!”
“真的?”一身甲冑在身,宋金剛聞言雙目一挑。
“回稟宋王,千真萬確,之前我們斥候騎兵數度遭遇敵軍奚族遊騎斥候,但對方似乎並沒有,為難我軍斥候的意思,只是將我軍斥候進行一番驅除,不讓靠近,就不再追擊,卑職是想,若是敵軍有意對馬邑不利,必然不會如此輕易放過我軍斥候。”
聽對方稟告,不僅是宋金剛,連坐在一旁,一整天下來鼻子眉毛都幾乎擰到了一起的宋金剛軍大將,皆是鬆了一口氣。
宋金剛皺眉言道:“如此說來,李重九的目的並非是我馬邑,既不是我馬邑,就是南下前往了太原了,他興此大軍攻打李唐,其目的又是什麼?”
“宋王,管他那麼多?這幽州軍目的不是我們就好了,勞累了末將一宿沒閤眼。”
“是啊,這麼多兵馬,馬蹄聲在整整在黃土谷響了一日一夜,這幽州哪裡來的這麼多大軍。”
“此人新威服草原,擊敗契丹,羅藝,高開道之流,收納番軍降兵也有個好幾萬吧。”
眾人本是一副如臨大敵,全身緊繃的模樣,但此刻皆是微微動彈了一下,不少人發覺自己的腳都麻了。
這時有人突然言道:“宋王,李重九要攻打太原,我們是不是要知會一聲。”
“不錯,此李重九也太囂張,大軍過境,居然也不向我們打個招呼。”
“哼,人家有這個必要嗎?”
“是啊,此人根本沒將我們放在眼底。”
宋金剛起身言道:“好了,既然李重九目標不是我們馬邑,就算了,太原幽州二強一戰,難分高下,我們謹守邊境,坐山觀虎鬥就是了。”
“我倒要看看幽州這幾年到底強到什麼地步!”
太原郡,晉陽。
齊公府記室參軍事張壽,走進主記室,將房門掩上。主記室並不大,書架靠著四牆而立,上面擺放的都是均薄不一灰白色的卷帙。
身為記室參軍事張,張壽事務很簡單,但卻繁瑣,負責任何公文來,他第一手開啟,看過一邊後,決定是上稟,或者留中,同時上面有任何教令,命令,也是由他來書寫,交付各軍。
張壽之下還有好幾名書吏,一併分擔其務。
但今日齊王在晉陽宮大宴,慶賀李淵登基,故而手下那些年輕書吏們早就沒有了辦公的心思,一心飛到了晉陽宮裡,想著那些美貌的歌姬。
“好了,好了,你先走吧,我一人值守。”張壽擺了擺手。
眾書吏聽了言道:“這怎麼好意思,讓參軍你一人留守。”
張壽言道:“你們這些猢猻,放什麼心思,我還不懂,我人老了,歌姬美酒什麼都享受不了了,你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