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一副垂足頓胸的樣子,再過了一刻種,立即收了攤子,牽著騾子出了薊縣城門。
太原郡晉陽城。
晉陽宮內,一名身著青衣的太監,正手持黃書帛,站在香案之前,而左右各有一名身著金甲威武士卒候立。
而在太監身前,齊公李元吉,李芷婉,殷開山三人,皆是跪伏在地上。
這名太監徐徐言道:“武德元年八月,朕即皇帝位於太極殿,命蕭造兼太尉,告於南郊,大赦天下,改元武德,國號為唐。賜百官、庶人爵一級,義師所過給復三年,其餘給復一年。改郡為州,太守為刺史。”
“追諡皇高祖曰宣簡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廟號太祖,祖妣梁氏曰景烈皇后;皇考曰元皇帝,廟號世祖,妣獨孤氏曰元貞皇后;妃竇氏曰穆皇后。”
“世子建成為皇太子,秦公世民為秦王,晉齊公元吉為齊王,平陽縣公主芷婉為平陽郡公主。欽此。”
說到這裡,這位太監本是嚴肅的臉上,露出笑容,言道:“齊王,公主地上涼著,趕緊起身吧。”
李元吉站起身來,有些激動言道:“娘你看到了嗎?孤今日封王了,而娘你也得追諡,真是太好了。”
“齊王,你應該稱穆皇后。”
“孤到是一時忘了,對了,你們也平身吧!”李元吉哈哈大笑,而堂下太原郡百官,以及殷開山這才站起身來。
李芷婉接過聖旨。那太監言道:“公主還請借步。”
李芷婉點點頭,二人來到殿旁一走廊上,大殿之內,是一片頌聲如潮,都是向李元吉道賀李淵在關中登基,登上帝位。
聽著周邊文臣武將慷慨之言,以及李元吉爽朗的笑聲,只令人覺得新生的大唐鼎運昌隆,恰如繁華似錦,烈火烹油。
太監笑著對李芷婉,言道:“恭喜公主,賀喜公主,陛下那麼多女兒,唯獨你一人得賜郡公主,這乃是天大的恩寵啊。”
李芷婉淡淡地笑了笑。
太監見了李芷婉神色淡泊,不由嘉許暗道,這麼多人宣旨,能榮辱不驚的,也唯有秦王與平陽公主二人而已,果真是一對龍子鳳女啊。
“公主有什麼話,要老奴帶給陛下的嗎?”
李芷婉嗯地一聲,猶豫了一陣,言道:“讓父皇一切安心,太原這裡,有我幫著齊王,他自己不需勤於政務,太過操勞了。”
“諾。”太監欣然言道,想了下又言道,“有句話老奴說了公主可不要見怪。”
李芷婉心知這位太監是李淵身邊人,也算半個家人,言道:“公公直說無妨。”
“其實陛下也一直惦記著公主呢,上一次在太極殿批改奏摺,言道高密公主都及笄了,而朕的三娘還沒有嫁人,若是皇后在,還能勸勸她,現在皇后不在了,家裡能與朕與三娘傳個話的人都沒有。”
李芷婉聽到這裡,不由眼眶一紅,不由半側開身子去,不讓他看到自己落淚的樣子。
這太監亦是長嘆一聲,言道:“公主是陛下的心頭肉啊,天下哪裡有父母不為自己子女好的,公主不要再與天子慪氣了。”
李芷婉悄悄抹去淚水,言道:“我曉得了,多謝公公。”
與此同時,在雁門郡,黃沙漫天之中,一路前後看不見首尾的大軍,正踏著塵土,滾滾向太原郡而來。(未完待續。。)
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
雁門郡一不知名小坡上,黃沙鋪面而來,赤色的大旗在黃塵之中捲動。
穿著麻衣,頭扎著黑巾計程車卒們,扛著長槍,在沙塵之中行軍,面上早是刮滿了塵土。眾人用巾帕裹住臉面,但仍是阻擋不住沙子,往眼中耳裡飛去。在士卒之後,長長的駱駝隊,扛著士卒的兵甲糧秣,卻在這大風天裡,從容地前進。
李重九看著,士卒們在千溝萬壑的黃土坡上跋涉,亦不由感嘆起這次出兵,怎麼遇上這樣一個大風天氣。
大風揚起了黃土高原上,大片的黃沙,鋪天蓋地地席捲而來,幾乎和上輩子在北京見識的沙塵暴差不多了。
馬嘶聲隨著風聲傳來,一隊騎兵奔行到山坡之下。
“他孃的,怎麼遇上這鬼天氣,以往來雁門時,可沒有呢。”王馬漢奔下馬來到李重九面前抱怨著。
李重九言道:“你也多久沒來雁門了,不過過了前面的山道,就不需吃土了。”
王馬漢哈哈一笑,言道:“某也就是抱怨幾句,但即便風沙這麼大,士卒一路緊趕慢趕,也沒耽誤時候,話說回來,弟兄們一句抱怨的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