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了,其它黨委委員也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對於他們來說,既然李達康想折騰就讓他去折騰好了,反正要是出了成績那在座的各位都能沾點光,要是出了岔子,天塌了還有高個頂著。
本來這事只要孫偉和李達康這一二把手商量好了就行,但是個人決策和集體決策這裡面的區別可大了去了。
小心使得萬年船,李達康自然不可能犯這種低階錯誤。
就這樣,拉開了官田鄉經濟發展大幕的—鄭家村豆製品廠計劃,就在官田鄉黨委班子的集體表決中透過了。
會議結束之後,李達康面色凝重地將幾位副鄉長召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裡,大家圍坐在一起,氣氛顯得有些嚴肅和緊張。
官田鄉政府的配置是一正四副,但目前實際在崗的只有三位副鄉長,另外一位副鄉長已經空缺一年多了。
縣委組織部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出於其它原因,一直沒有把官田鄉政府的領導班子配齊。
只見李達康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開口道:“經過深思熟慮,我打算在咱們鄉的鄭家村開辦一家豆製品加工廠,把鄭家村的特色豆腐賣到市裡去”。
“這個計劃剛才在黨委會上已經表決透過了,但是呢,當下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題,那就是路”。
說到這裡,李達康稍微停頓了一下,用手指向一幅攤開在桌上的地圖。
接著,李達康繼續說道:“從鄭家村通往咱們鄉里這段路程還好一點,也就十來公里”。
“真正棘手的是從鄉里前往縣城的這一段路,足有三十多公里!”。
“即便咱們能夠籌集到足夠的修路資金,要想徹底修好這條路,恐怕也絕非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