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下西洋的官商,總該允許民商出海吧?不是在走私是什麼?”
“我看吶,倭寇也是你們暗中支援的吧?有了倭寇,就有理由禁海了。”
反正是朝堂吵架,主打的就是一個風聞奏事——想噴什麼就噴什麼。
朱瞻基實在受不了了,嚴厲叫停了罵戰,宣佈退朝。
然後召集重臣們文華殿議事。
分別是內閣三楊以及金幼孜、蹇義、夏元吉,武臣方面則是張輔、趙輝、定國公徐景昌,由於涉及下西洋與開海,宦官方面也被朱瞻基要求列席,有鄭和、侯顯(也曾因出使而下西洋)以及大太監崔宏。
“今天朝堂上跟吃了火藥似的,怎麼回事?”朱瞻基很是惱怒。
楊榮是首輔,朝堂秩序混亂他有責任:“臣有罪,今日朝堂兩件大事,都十分敏感,以至於諸同僚們有些過火。”
朱瞻基沒好氣道:“現在沒有旁的人了,就這兩件事,議一議吧,不議出個子醜寅卯來就不必走了,我已命人備下鋪蓋、炭火,今夜挑燈議事,也是一樁美事不是?”
趙輝心說可別,我可寧願回家鑽姬妾的暖被窩。
便第一個發言道:“今日朝堂所議,不過兩件大事,一是要不要開海,二是援不援交州。以臣愚見,開海與援交州兩事事事必需。援交州需要錢糧,而開海可以補貼國用,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楊士奇第一個不同意,跳出來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