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總督府行轅。
安南王府的內侍來尋鐵閣,將鐵閣請到王府。
內侍一臉諂笑:“鐵公,勞煩跟總督大人遞個話,我們家王爺新得了幾名秀女,想請總督大人先鑑賞鑑賞。”
鐵閣意味深長地笑了笑,“不好吧?哪有王爺給大臣送女人的?”
那內侍臉笑得跟一朵菊花一般:“哪裡不好了,我家王爺說了,總督大人對王爺有再造之恩,送幾個秀女服侍大人起居,要不是王爺職責在身,王爺他說了甚至願意入府伺候總督大人。”
鐵閣笑著擺擺手:“過了過了,王爺千金之軀,怎可如此。”
那內侍湊近鐵閣,賤笑道:“鐵公,奴婢也給您預備了三名,不說傾國傾城吧,那也是嬌嫩可人。”
鐵閣哈哈大笑:“是嘛?你有心了。”
那內侍還興致勃勃地介紹他挑的那幾個美女,“那幾人,可真是環肥燕瘦、諸般美貌各不相同,要不是奴婢……連奴婢看了也想要。”
內侍淫笑了幾聲。
鐵閣笑道:“我家老爺好名聲,命我不得往府內進美女。”
那內侍惋惜不已。
鐵閣眉毛一挑,調笑道:“不過呢,後院的廚娘、粗使的丫鬟,還缺兩人。”
內侍頓時笑了,“奴婢明白了,明白了。”
鐵閣拍了拍他肩膀,笑道:“辦事嚴密著些,別讓外人瞧了去,有些人就喜歡多嘴。”
那內侍笑開了花:“奴婢省得。”樂顛顛地去了。
黎餓自從投了趙輝,搖身一變,竟然成了陳朝後裔,封安南王,從一個造反小頭目,變成世襲罔替的陳王爺。
如今宮室也有了,女人也有了,除了沒有權力,其他想有的都有了。
除了混吃等死玩女人,黎餓便成天想著怎麼巴結趙輝、討好趙輝。
鐵閣把這事稟報給了趙輝,趙輝有些生氣。
“讓他別老給我送女人,我女人已經夠多了。讓他有事沒事想想怎麼抓住黎利,用他的豬腦子想想有什麼認識的黎利舊臣在逃的,統統聯絡上,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黎利給挖出來,明白嗎?”
鐵閣委屈道:“安南王他這不是不敢嘛,他一個藩王,哪敢聯絡叛賊舊臣?”
“讓他放心大膽的去,他現在是欽命的安南王,有責任剿滅不臣。”趙輝並不在意這些。
黎餓沒有兵權,黎利的舊臣也不會投靠他,翻不了天。就算黎利舊臣能重新起事,也只會重新立一個“陳朝後裔”。
“朝廷已經下了聖旨了,命我班師回朝。”趙輝嘆道。
鐵閣樂道:“爺不想回家麼?”
趙輝哈哈笑道:“想,當然想家,可是黎利一日沒抓住,我就一日不敢掉以輕心啊。”
“別怪小的說句難聽的,爺是太把黎利當回事了,他就是一造反頭子。現在兵馬全丟光了,擁立的偽王也解送京師砍了腦袋了,黎利他不可能東山再起了。”
趙輝點點頭,“但願如此吧。”
京師,內閣諸老正在議事。
大明朝由朱棣時期的對外開拓開始全面收縮,轉向文治,相應的,長於邊事的楊榮也漸漸失勢,長於文事的楊士奇後來居上,成為了內閣首輔。
楊士奇對於擁兵在外,形同安南太上皇的趙輝很不放心,多次建議朱瞻基召回趙輝,改派人去總督安南。
這回朱瞻基終於同意,下詔令趙輝班師回朝,楊士奇便迫不及待的開始商議新任總督的人選。
楊榮道:“安南總督非同一般,武臣中有統兵經驗的勳戚已經不多了,選誰都不太合適。”
楊士奇笑道:“勉仁(楊榮字)說得不錯,武臣中有統帥經驗的死的死,老的老,實在是沒有合適的人選了。”
楊溥看了看二人,沒有瞧出不對勁來,便主動發言道:“能統帥大軍的勳戚,在朝的,只有英國公張輔,在外的只有鎮守雲南的沐晟和鎮守寧夏的陳懋了。”
英國公張輔是輔政大臣,不可能讓他挪窩的。陳懋鎮守寧夏,那裡是西北邊關重地,也走不了。沐家永鎮雲南,沐晟也不方便走。
掐指一算,武臣中竟然還真沒有合適的人。
楊士奇便把這三個人選都否決了,大家也沒話說。
金幼孜心念電轉,楊士奇這傢伙肯定藏著後招呢,內閣諸臣中,只有楊榮與自己有邊事的經驗,東楊與西楊的明爭暗鬥是不公開的秘密。
便開口道:“勳戚無人的話,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