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年,到了太平初十九年,李毅十五歲,已然是六尺男兒(一尺30cm)。今年是縣學最後一年,學業緊張,李毅好巧不巧又感染了風寒,咳嗦不停,他連續喝了一個月草藥,整個人看上去面黃肌瘦。李毅來到學舍之中,只感覺自己腦瓜子整天嗡嗡的,像個榆木疙瘩般遲鈍。
此刻縣學課舍之外,李康正和夫子聊著家常,李康道,“雷夫子,您看我家孩子能考上州學嗎?”
“這孩子雖然聰明伶俐,四書五經也能憶頌,但唸書時常分神,詞不達意,書法潦草,若能有所改善,州學也有希望。”夫子道。李康聽得眉頭緊皺!
大多數人一生普通,少年識字讀書,中年成婚生子,晚年給父母養老送終,他們只覺得生活平平安安,健康無病即可。但若是與華臣權貴,富商大戶相比,則顯得太過平庸。
普通人總是羨慕富人,沒有他們的大宅婢女,寶馬香車,而且每每想到這些,就覺得遺憾。卻是大唐世風如此,沒有銀子就是人生最大的失敗。哪怕幾千年過去,這種風氣依然不會更改!
到了年底,李毅終是沒有考上州學。李氏一家三人坐在桌前吃飯,氣氛有些沉悶。
“既然上不了州學,那就隨你二舅去福遠鏢局討個生計。過些時日,你二舅回縣,我與他交待。吃不了讀書的苦,只能吃生活的苦!到時候去了盤龍城,自己多長點心眼,不要與他人鬥氣,凡是多看少管,能忍則忍。咱們小家小戶,過好自己一輩子就好。”李康囑咐道。
“好。”李毅道。是夜,李毅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睡不著。
“那說書的邱老頭,常言封神榜中各路神仙,年少之時,大多天賦異稟,身強力壯,武藝超群!怎麼到了我這裡,是家無幾兩銀錢,還一身疾病,也沒有遇到仙人授業,更沒有洞中奇寶。真是胡編亂造!”李毅越想越惱,他起身走出門外,抬頭看向夜空,滿天星光閃爍,而那如同勺子狀的北斗七星更是熠熠發光。
一陣陣涼風拂過身體,李毅心情逐漸緩和下來,他靜坐在屋門前,想了很多,卻是不知道以後會過什麼樣的生活。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子時,李毅開始有了睏意,伴隨著一陣哈欠他回到屋中沉沉睡去。
次月,李康攜李毅至其二舅趙剛家中。趙剛是一位四十出頭,體型魁梧的中年人,方臉劍眉,稍許絡腮鬍。李康招呼趙剛道,“二郎近來可安好?”
“還不錯,這兩年鏢局生意興隆,鏢主王五為人仗義,不輕易結仇,四方勢力多多少少給些面子。”趙剛道。
“那外出走鏢,危險嗎?”李康道。
“我這些年主要是跟一些附近送貨保人的趟子,只要出門謹慎小心些,一般不會出事。不過路上偶爾會遇到些豺狼野狗,蛇雕蟲蟻,這是走鏢避免不了的。我聽阿秀說,姐夫想讓小毅跟我走鏢?”趙剛道。
“是的,他州學無望,又不願意在家種田織布。我琢磨著跟你出去做工,吃點苦長些見識。他這個年紀,不大不小,在鏢局幹上兩年雜役,再回來我給他辦了婚事,也就這樣了。”李康道。
“那行,到時候我出發去盤龍城時,吱會你一聲!我家那小子跟他一樣,再過些年數,也少不了苦吃。都說窮人孩子早當家,我們年輕那時候,飯都吃不飽,哪裡有書念!只能到處砍柴草,抓些野貨,放牛種地,混到現在也算有了幾間瓦房。
他們這些孩子,書念不進,地不想種,以後生計都是個問題。”趙剛感慨完,留李康二人在他家一起吃午飯,飯後他又交代了李毅一些出行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