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文明的建設,再貢獻幾十年。”
艾麗莎的聲音特別微弱,但語氣卻是相當堅定。望著艾麗莎骨瘦如柴的臂膀,餘躍眼睛不禁有些泛紅。
艾麗莎的病並不是忽然發生的,而是早在三年前就查出來了,是癌症,而且還擴散了。
這些年,艾麗莎一直拖著衰弱的身體奮戰在文明建設的一線,直到今天強大的意志力再也支撐不住虛弱的身體倒下。
艾麗莎選擇了意識轉移手術,幾個月後恢復年輕的她再次踏上文明建設之路。
意識轉移手術進行的當天,所有人都為艾麗莎送行。伴隨著機器的啟動,艾麗莎微弱的呼吸驟然停止,殘破而又衰老的身軀瞬間陷入死寂。
隨後,眾人為艾麗莎的遺體舉行告別儀式,回顧對方一生,並高度讚揚她的貢獻,最後以高能電漿火化。
新生代雖然是第一次在現實中接觸死亡,但經過精心設計教育的他們,對此並沒有表現出恐慌亦或者崩潰的情緒。
艾麗莎就像開了個頭一樣,接下來幾年的時間,老一輩建設者,也就是當年歐羅巴基地的隊員們,接連老去。
新生代終成了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和領導層。
老一代老去,隨後逐一進入意識上傳和下載階段,並且在極短的時間成為成熟人類。之後,獲得新身體的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磨合,完全適應新的身體後,加入小社會成為新的個體。
克隆體脫離管理層,從最基礎的崗位開始工作。老一輩拒絕了新生代提議的:永遠或者繼續由當年歐羅巴基地成員擔任領導層的決議。
海底礦產開採裝置的建造幾乎是諾亞方舟號近百年來,耗時最久的工程。雖然耗時良久,但他的作用無疑是極其重大的。
自從海礦產開始開採,諾亞方舟號人類的發展,進入空前絕後的階段。
同時,在勘探礦產的過程中,人們還發現了海洋中的本土生物,雖然有一定的智慧表現,但顯然並沒有達到人類這種智慧程度。
木衛二紀年98年。(從歐羅巴基地整體搬遷到木衛二冰殼之下的日子開始算起。)
三年前,已經110歲高齡的餘躍身體不堪重負轟然倒塌,接受了意識轉移手術。餘躍可謂是諾亞方舟號迄今為止壽數最高的人類。
隨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鍛鍊,走上工作崗位。
餘躍的第一站,正是耗時良久才建造完成的海底礦產開採現場。
至此,整個歐羅巴基地當年的二十八位領導者全部退出歷史舞臺,新生代完全代替老一輩。
與此同時,諾亞方舟號的社會結構也不再是從前的模式,而是做出不少重大的調整。
一改之前純粹的共產方式,開始有了商業現象。雖然所有資產依舊是公有的,但富裕的資源物資以及高階稀缺的資源物資,進入需要購買的階段。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上,最早的交易手段是以物易物,後來發展出了一般等價物,以貨幣為主要的購買手段,再後來發展到金本位發行貨幣,開啟了商業空前絕後發展的階段。
但是,諾亞方舟號的商業發展並不符合這個歷史規律。
經過領導層商議決策,統治階級直接頒佈律法,從法律上規定了貨幣的屬性和價值代表。
然後以數學的方式計算出整個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貨幣總量,再以電子貨幣的形式發行用於交易的一般等價物。
而且,這個發行的貨幣總量並不是固定的,或者可以說是並沒有發行出現成的,以電子程式碼形式存在的貨幣,而是類似於網際網路發展早期時候,各個網站推出的積分形式。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既然發行的貨幣總量並不是固定的,為何又要計算貨幣總量?豈不是多此一舉?
事實上,制定貨幣總量的目的,只是單純為了警示,起到閾值的作用。一旦社會總體擁有的貨幣總量超過這個閾值,領導階層將會透過計算和分析,調整物品的價格,調整貨幣代表的價值。
這裡只做簡單的描述,事實上整個流程是極為複雜和嚴謹的。
諾亞方舟號成員,只要參加工作的人都會獲得與自己的勞動付出等價的積分,當然越是困難的工作積分酬勞的額度就越大,然後這些積分可以在政府設立的專營商店購買物品。
同時也不禁止私人造物買賣的現象。
整個海底礦產的開採現場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餘躍在這裡擔任開採隊安全生產的監理,負責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