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的檢測。
包括但不限於整個開採裝置各個工段的氣密性,壓強,曲度,空氣質量等等。
餘躍從開採一線巡查回來,與海底採礦現場旁邊的辦公室檢視安全資料的歷史記錄。與往常一樣,一切正常。
餘躍的專業本是生命科學方向,之所以來到採礦一線並不是克隆人的身份或者老一輩領導人的身份,被新生代排擠,而是每一位克隆體必須經歷的過程。
克隆體在基礎崗位工作一段時間後,只需透過行業測試,就可以獲得相關專業性質比較明顯的工作崗位,然後逐步透過測試和考核晉升。
目前來說,整個諾亞方舟小社會群體的生活是比較殘酷的,一切都用實力說話,沒本事的就只能從事最繁重、危險性最高的體力勞動。
當然,機器人和人工智慧也有一定程度的應用,但遠遠達不到地星當年的智慧化程度。
就在餘躍盯著安全監測資料分析的時候,忽然有人在耳麥中緊急呼叫,說是監測到異常訊號!
餘躍微愣,有些不明所以。
海底上近萬里的地方,檢測到訊號?還是異常的?怎麼聽都有些不科學,起身去往隔壁訊號監測室,餘躍心中猜測應該是開採裝置本身的訊號干擾。或者地磁異常波動產生的結果。
但餘躍進門的瞬間,整個人就不淡定了,只見聲吶和紅外線監測裝置的顯示螢幕上,赫然標註著讓人難以置信的資料!
聲吶監測和紅外攝像頭中,出現了一個溢位螢幕範圍,也意味著超出監測範圍的生物!
是的,沒有錯!的確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生物。按照目前出現在監測裝置中的資料推算,這個生物的體積直接超出了人類的認知,怕是能達到恐怖的上百米!
而且,目前為止,還看不到這個生物的全貌!
只是一個大概的猜測。
餘躍包括其他幾位採礦一線的領導全部呆立當場,完全忘記了其他。
有人顫聲詢問,這麼大的生物體是怎麼做到在海水中存在的?又是怎麼支撐住海洋中巨大的壓力而生存的,要知道,這裡的深度何等恐怖,水壓之大不可想象,體型這麼大的生物真的能在這裡生存?
都知道餘躍是生命科技專業的專家,大家的目光聚集在餘躍身上。
餘躍也是滿心不可置信,但事實擺在眼前,卻由不得他不信。
可是這麼大的生物是怎麼存在的,他也搞不清楚。只是回答到:“我們不能以人類的眼光或者說以我們對地星生物圈的瞭解來匹配外星生物的存在狀態。”
“或許,他有我們所不知或不曾明白的存在手段。”
對木衛二海洋中類魚的研究早就在幾十年前開始了,偷偷摸摸地捕獲,但研究的進展還是很不錯的,不過從這些研究資料中,並沒有發現能夠支撐生物體生長到這個程度的證據。
螢幕完全被佔據,計算機系統瘋狂工作,根據剛才此生物出現在鏡頭中的時候的移動速度和方向進行分析,不知過了多久,螢幕中終於出現了邊界,恐怖的巨大生物終於離開採礦基地的頭頂,消失在無邊漆黑的大海中。
與此同時計算機已經分析出了生物的長度,146米!重量1200噸,速度10米\/秒。
何等恐怖的數字!這個資料是地星海洋中最大的動物藍鯨的六倍!(除了速度)
此時此刻,安裝在採礦裝置外面的幾個光學攝像頭也傳來了他們拍攝的資料。採礦基地外設的微弱燈光下,呈現在鏡頭中的,是一個看不到具體邊界,灰色的巨大生物。
跟餘躍設想中不一樣的是,灰色的巨大生物並沒有類魚生物體表面,近似於魚鱗的器官,而是極為光滑的!甚至都有些反光。
巨大生物最終還是離開了,沒有翻江倒海攪動海水,採礦基地也沒有遭受攻擊。眾人鬆了一口氣的同時,紛紛議論起來,餘躍和其他幾位小領導將資料資料傳輸回諾亞方舟號。
這個過程中,誰都沒有注意到餘躍難看的臉色。
剛才在那巨大的生物出現的時候,時隔幾十年的光陰,餘躍再次聽到了那個詭異是聲音!
很多年以前,歐羅巴基地在冰面上的時候。那個聲音的響起便意味著四維空間的控制削弱,每次都會發生恐怖的事情,雖然那些事都是當時的站長科爾特搞出來的,但給餘躍帶來的影響卻從未消失,記憶深刻。
這麼多年來,四維空間和四維生物從沒有開啟過,一直都在原地以超強的磁力約束。這是所有成員當年開會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