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朝有過呂后,此後對外戚都是看得比較牢的,不少皇帝年少繼位,也是頗受太后掣肘,對著范仲淹這樣直言還政的臣子,半是羨慕想要,半是覺得太過耿直。
畢竟都是當權者了,怎麼可能你一個小臣開口是應該還政就真的還政啊?皇帝想要掌權,很多時候都還要徐徐圖之呢!
不過要說他這樣上疏,其實也沒什麼錯,你身為臣子,確實應該擔起你應盡的責任來——嗯,就是不太會看眼色。
【結果也很快出來了,因為上疏入宮石沉大海,范仲淹也知道了自己的諫言沒有得到允許,於是後面他就自請出朝,到地方上任官。
當然,更多的說法是劉太后聽了也不高興,然後將范仲淹貶為河中府通判。這也是范仲淹第一次遭貶。】
顯然有了第一次,也就肯定會有第二次。而大家看著范仲淹是這樣一直秉公直言的性子,顯然也不會意外。
或許大家並不是不知道他的諫言並無大錯,但實在是當權者不喜歡聽啊!
也只能說,范仲淹確實才能是夠的,所以才會被多次召回任用。
【但不管是自請出朝,還是遭受貶謫,結果是一樣的,那就是范仲淹離開了當時的政治中心——京城。但是這個時候的范仲淹雖“處江湖之遠”,也不忘憂國憂民的本色,在外期間,他依舊多次上疏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