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駕坐朝,文武百官朝拜已畢。班中閃出一位親王皇叔,正是李道宗。
他頭戴鬧龍冠,身穿黃袍,足蹬烏靴,手持笏板,當胸而立,上前哭奏道:
“陛下龍駕在上,老臣有要事冒奏天顏,罪該萬死。”
天子李世民問道:“皇叔有何事啟奏?”
李道宗聲淚俱下地說道:
“老臣只生一女,名叫鸞鳳。不想昨日薛仁貴私進長安,闖入王府。老臣本以酒相待,他卻強逼郡主下嫁,老臣嚴詞回絕。沒想到他竟闖入翠雲宮,強行逼迫小女。小女立志不從,他竟拿起臺上端硯,將小女當場打死。如今小女血流滿地,屍首還在翠雲宮。” 說罷,親手將奏本呈上。
,!
天子李世民聽奏,龍顏大怒,將奏本重重地摔在龍案上,暴跳如雷地說道:
“這逆賊竟做出如此不法之事,擅自私離鎮守之地,私進長安,闖入王府,還打死了御妹。寡人若不斬這賊子,如何能彰顯國法!”
說罷,怒髮衝冠,喝叫指揮將逆賊綁出法場梟首,回來繳旨。
指揮領旨,徑直來到廷尉司,將薛仁貴綁縛得結結實實,押進朝門。此時的薛仁貴依舊昏迷不醒。
眾臣子一見這陣勢,哪裡知道其中的曲折緣由,不知道薛仁貴究竟犯了何事,讓皇上如此大怒,要立刻將他斬首。
其中尉遲寶林兄弟等人,猶如五雷轟頂,心痛如亂箭攢心。
他們看看皇上,卻又不敢上前保奏。
程咬金見陛下大發雷霆,也一時不敢貿然救他。
只見薛仁貴被推出午門,往法場而去。
程咬金見狀,連忙閃出班來,大喊:“刀下留人!”
午門前的指揮回頭一看,見是魯國公前來保救,只得停住腳步。
程咬金連忙跪下,說道:
“陛下在上,仁貴究竟犯了何事,讓龍顏如此大怒,要將他處斬?”
皇上便將此事的來龍去脈詳細說了一遍,然後問道:“王兄,你說他該斬不該斬?”
程咬金道:“萬歲還要仔細審問,不可輕易斬殺有功之臣。”
眾公爺也紛紛上前俯伏,為薛仁貴保救。
皇上道:“諸位王卿、御侄都在此,你們可去問問他,為何要打死御妹?”
秦懷玉等謝恩後,離開金階,來到午門,叫道:“大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薛仁貴因被打得渾身是傷,人事不知,只是低著頭,被指揮緊緊扯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眾公爺也毫無辦法,只得回去復旨說:“人已被打壞了,問不出話來。”
皇上哈哈冷笑,說道:“這個十惡不赦的歹徒,斬首都不足以抵罪,王兄還問他做什麼?”
程咬金見皇上堅決不肯赦免,便想著先保他進天牢,再另想辦法相救,於是又奏道:“他跨海徵東有十大功勞,萬歲可暫且赦免他一死。”
萬歲道:“雖有功勞,朕封他為平遼王,已經算是報答了。今日他因姦情打死御妹,朕恨得咬牙切齒,王兄且退下吧。”
程咬金無奈,只得又說:
“陛下念他曾在三江越虎城灘上救駕,又在長安救了殿下,百日之內兩次救駕,就暫且將他監入天牢,百日之後再處斬吧。”
皇上聽了,這才准奏,說道:
“以後不可再奏,若再惹惱寡人,若有人再保奏,一同斬首。”
說罷,傳令放綁,將薛仁貴押入天牢。
文武百官謝恩退班,皇上起駕回宮。
成親王回到府中,將此事告知張妃,說聖上大怒,本要立刻處斬薛仁貴,多虧程老頭兒苦苦相救,如今薛仁貴已被押入天牢,百日之後斬首。
張妃聽了,流下淚來,說道:
“倘若百日之後聖上回心轉意,又將他赦免,那可怎麼辦?如此一來,還是不能報父兄之仇。”
王爺說:“美人不必悲傷,他害死了我女兒,此仇不報非君子。我會慢慢在聖上面前設法,定要將他處斬。”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