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夫人大哭道:
“相公,你身為大將,不曉得父子至親。前日徵東回來,把孩兒射死,若非王敖老祖相救,已做絕嗣之人。今日得見孩兒,就如枯木逢春。況且他救駕救父,功勞極大,因此小過,就要斬孩兒。勸相公不要如此,放了綁罷!”
薛仁貴道:
“這畜生年紀正少,尚不把君父看在眼內,自己做主成親。倘外人知他是好色之徒,將美人誘之,豈非我君父性命也盡被他斷送?軍令已出,斷不輕饒。夫人不必囉嗦,請退入後營。”
喝令刀斧手過來,推出轅門斬首報來。
夫人大哭,叫道:
“住了!相公要做主。妾身是央程老千歲為媒,三軍皆知,非是他貪其美色,自行做主,背逆君父。相公看妾之情,饒他免其一死。”
薛仁貴聽了,全然不恤,喝令快斬首報來。
軍士正要將丁山推出,只見程咬金大怒,搶步上前,大叫:“刀下留人!”
趕上帳前說道:
“元帥,自古道:狼虎尚知不食其兒,為人反不如禽獸。小將軍英勇無敵,勇冠三軍;令媳竇小姐仙傳兵法,本領不凡。目下朝廷用武之際,況小將軍本不肯成親,乃是老夫請尊夫人做主,而成花燭。想將起來,與令郎並無干係。你若固執一己之見,何不就殺老程?”
將頭項伸出,叫道:“快斬老程!”
薛仁貴說:
“老柱國,這是哪裡話來。只因這個小畜生,既蒙東宮之命,拜二路元帥,為何不知兵法?路遇敵人對陣,知他好色,便將美色誘而殺之,豈非我百萬之軍,都被其害了?老千歲,別的事情從命,此事斷然不從。明日我到府上負荊請罪。”
程咬金聽此言,心急如焚,整個人在原地來回踱步,不停地念叨著:“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就在之時,忽然,有人來報:“聖上駕到!”
薛仁貴出帳俯伏奏道:“陛下何故到此?”
天子李世民道:
“聞元帥軍令甚嚴,小將軍雖有過犯,幸而破賊,救朕有功,可赦前罪。況用人之時,請王兄依旨赦罪。”
薛仁貴跪伏說:“謝主隆恩,願我皇萬歲,萬萬歲。”
天子即賜平身,駕退回宮。
薛仁貴吩咐道:
“帶畜生過來。方才聖旨赦宥,死罪赦了,活罪難免。軍士們,把這畜生拷打四十銅棍。”
兩邊答應一聲,正要將丁山捆打,只見程咬金走過,將身撲上,叫道:
“平遼公,休打小將軍,老夫叩頭了。”
薛仁貴急忙扶起:
“既是老千歲再三用情,暫且免打。追還帥印,監禁三月,以贖前罪。竇仙童野合之女,不能算得我家媳婦,打發他兄妹回山。”
竇家兄妹無奈,只得收拾要行。竇小姐紛紛流下淚,上前拜別婆婆柳氏、姑娘金蓮;婆媳姑嫂難捨難分。看著薛仁貴執拗不過,鐵面無情,皆不敢上前勸說,只得放手。
仙童兄妹二人營門上馬。
那程咬金上前留住,再見元帥道:
“竇小姐與令郎成親,怎麼不是你家媳婦,叫她回山?況且他兄妹二人英勇無敵,令郎尚且被擒,倘心中抱忿,若踞住棋盤山,興兵殺上長安,其禍不小。縱然滅了西涼,他們反上中原,不是放虎歸山嗎?還該留他們隨徵呼叫。”
薛仁貴聽了,省悟說:
“老千歲既苦勸,就相留他兄妹二人軍前效用。”
程咬金聽得,來到營前,叫聲:
“竇將軍,竇小姐,我再三相勸,元帥如今依允了。快進營相見。”
竇家兄妹一聽此言,來到帳前,參見元帥。薛仁貴認了媳婦,一虎稱為大舅。竇仙童跟婆婆進了後營,竇一虎退出營外,安心效力。
鎖陽城御營。
天子唐太宗李世民向徐茂公道:
“寡人自離長安出兵以來,已有六載,幸而殺退遼兵,寡人意欲起駕回朝,命元帥督領進兵,滅此反賊,以雪朕恨。”
徐茂公即領旨,同文武退出朝門下令。
天子起駕回朝。
眾大臣聽了,不勝之喜,收拾行裝,候駕起程。
又有旨下:“一應文武,文的同軍師保駕回朝,武將從元帥進軍伐叛。將陣亡諸將士骸骨帶回長安歸葬。”
旨下,唐皇起駕出了營門之外,眾武臣送出鎖陽城,眾將謝恩。
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