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貴送出龍駕,回到帥府傳令:
“本帥奉旨重託,即日徵西。爾等各要盡忠,滅得西遼,得勝班師,論功升賞,眾將不得有違。”眾將依令。
那蘇寶同被殺得大敗,迴轉頭來,不見追兵,忙鳴金收兵。
百萬人馬,只剩得好兵二十萬,餘皆帶傷。大將二百員星散人亡。九口飛刀,三支飛鏢,皆作飛灰。心想不如且回西遼,再取兵復仇。主意已定,往前而行,只見前面一支人馬下來,蘇寶同嚇得魂不附體,說:“前有伏兵,後有追兵,我命休矣!”
相近時,睜眼一看,原來是飛鈸和尚、鐵板道人飛奔而來。
,!
兩人一見蘇元帥,連忙問道:
“元帥,俺聞南蠻大破鎖陽城,故來與元帥共議報仇之事。請問元帥,莫非懼怕大唐,讓了他麼?”
蘇寶同二目流淚說:
“軍師,只恨自家不是,放出程咬金,欺他老邁無用。誰知他回朝引取救兵,就是薛仁貴之子丁山,為二路元帥。手下兵多將廣,又有一員大將十分驍勇,把我飛刀飛鏢盡行滅去,被他裡應外合,殺得我大敗,奪去鎖陽城。我欲回到西涼奏知我主,再整兵馬,前來雪恨。”
飛鈸和尚、鐵板道人聽了哈哈大笑,啟道:
“元帥,你枉為主將。自古說得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怎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勝敗兵家之常事,如何就要收兵?今日若回到西涼,卻被唐朝兵將恥笑,說我西涼沒有人物。幸得我二人提兵來到,今天幸遇了元帥,如今同元帥再攻鎖陽城,拿住薛蠻子父子,碎屍萬段,以洩元帥之恨。”
蘇寶同聽了大喜,就令大小三軍共精兵三十萬,連夜趕到鎖陽城。
炮響三聲,蘇寶同第三次調兵又將鎖陽城團團圍住,水洩不通,營盤扎得堅固,鳥鵲飛不過,槍刀耀日明,人馬更輝煌。
此次三困鎖陽城,果然厲害非凡。
唐兵探子飛報,來到轅門擊鼓。
元帥薛仁貴升帳,問:“中軍官,半夜三更誰人擊鼓?”
中軍官啟上:
“帥爺,轅門外有探子飛報緊急軍情,故此擊鼓。”
元帥薛仁貴道:“既然如此,速喚探子進來。”
中軍官走出營前,喚探子入帳啟報。探子來到帳下,即稟道:“帥爺在上,探子叩頭。”
元帥薛仁貴道:“有何軍情,半夜三更擊鼓,從頭報來!”
探子說:
“打聽得蘇寶同,今又同飛鈸和尚、鐵板道人,復領三十萬大軍,二更時分將鎖陽城重重圍住,鑼鳴鼓響,人喊馬嘶,好不驚人,故此忙來啟報。”
元帥薛仁貴聽了大怒道:
“殺不盡的囚奴!我早料蘇賊敗去,必然再來猖獗。今幸聖駕回朝,少一驚慌。慢道三十萬雄兵,再困鎖陽城,就是三百萬,本帥何足懼哉!左右,賞探子銀牌一面,再去打聽。”
探子謝賞出營而去。
元帥薛仁貴在帳中聽得炮聲連天,鼓聲不絕,有攻城之勢,忙傳令緊守城門,城上多加炮石弓矢,小心保守,待明日出兵。
蘇寶同同二位軍師,次日到來討戰。
那飛鈸和尚全身披掛,結束停當,領了三千羅漢兵,一聲炮響,衝出營門,來到西城,大叫一聲:
“城上的快報與薛蠻子知道,今有蘇元帥標下左軍師飛鈸禪師在此討戰,有本領的早早來戰,不然打破城池,你這班螻蟻俱要傷命的。”
守城軍士飛報帥府去了。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