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李世民同徐茂公、程鐵牛在鎖陽城上觀戰,看到程咬金帶領人馬,飛奔來到城頭邊。
天子看見,知道已經殺敗番兵,即下城回到銀鑾殿傳旨,令程鐵牛去迎接他父親。
鐵牛領旨上馬,來到城外,後面大隊人馬在城外紮營,城門大開。
程咬金同二路元帥、眾將來到殿上朝見。
天子開言說:“程王兄回長安,帶領的二路元帥是誰?奏與朕知道。”
程咬金奏道:
“殿下出榜招賢,掛榜一日,來了薛元帥之子,名喚丁山,是王敖老祖徒弟。有十件寶貝,武藝精通,殿下拜為二路元帥,領兵三十萬來救聖駕。”
天子大悅,聞言叫道:
“王兄,朕遠遠望見一員女將,遣出長大金甲神,將西遼兵砍死。又一員女將,拋起紅索,有萬道金光,將番兵捆住。又見一個矮將,在地中鑽出鑽入,手提黃金棍子,打死番將無數。這幾人哪裡降下來的?輔助孤家破番,得能平復。不知其人是誰?快奏朕知道。”
程咬金道:“使戟的是平遼王世子,遣金甲神的乃仁貴之女。用捆仙索的,臣有罪,不敢啟奏。”
天子道:“卿有何罪?奏來不妨。”
程咬金道:
“薛丁山同護國夫人母女一同西進,來至棋盤山,山上有兄妹攔路。世子出戰,被捆仙索綁去要處斬。老臣看她本領高,兄妹皆有仙術,並且女將才貌雙全,便與護國夫人商議,為救聖駕,老臣為媒,成就婚姻。臣該萬死。使雙刀捆仙索的,乃二路元帥之妻竇仙童也!用金棍的地行者,竇一虎也。”
天子聞奏,龍顏大悅,開言道:
“王兄無罪有功,成其美事,又來輔助孤家,天遇良緣。不知還有何將一同前來?”
程咬金道:
“有羅通為先鋒,程千忠、尉遲青山一同征戰,但是那越國公來到界牌關,遇老將王不超,他年紀九十八歲,勇壯難當,羅通與他戰了百十回合,誤被其傷了肋下,腰下腸腑都穿出來了。羅通盤在腰間,一槍刺死老將,即忍痛而回,死在營中,棺木已上長安。其子羅章,願代其父領先鋒,連破二關,來到這裡。”
天子聽奏羅通已死,龍目滔滔下淚。
徐茂公說:“龍體且安,越國公乃是天定之數。”
天子又問:“先生有何詳論?”
徐茂公道:
“當年之事有些記得不大清楚了,前些年掃北的時候,羅殿下曾與屠爐公主立下終身之誓,言明若是背誓,便會死在九十八歲韃子之手,如今看來,竟真的應驗了。”
天子又傳旨:“命程王兄速帶御侄,往帥府父子團圓。”
程咬金同薛丁山母子來到帥府,有軍士報進。
薛仁貴有病在床,已一年有餘,不能痊癒。
軍士報說:“元帥爺,程千歲要見。”
薛仁貴聽報,身體翻醒,面朝向外說:
“程千歲,救兵到了麼?可即傳啟,說本帥有病,不能遠迎,多多有罪,請千歲進來面謝。”
軍士忙來到外面傳宣進。
程咬金聽了,即同丁山到了裡面,見了薛仁貴,說道:
“恭喜元帥,我別一載有餘,你現今背上傷痕如何?幸虧我騙信番奴,走回長安,討了救兵,復奪三關,來到鎖陽城救駕,殺敗蘇寶同化虹逃走,特來會你。”
薛仁貴聽了,說:
“多謝老千歲,但不知朝中點了何人為帥?本領高強,勝於本帥,殺退番兵百萬,來鎖陽城救駕。”
程咬金哈哈大笑說:
“平遼王,皇上是洪福齊天,二路元帥不是別人,就是元帥之令郎,名喚丁山,領兵前來救駕。”
薛仁貴聽了,說:
“老千歲休要哄我。我家兒子丁山,被我神箭誤傷性命,亡過數年了,哪裡還有什麼兒子。”
程咬金道:
“元帥你還不知道麼?你令郎幸得王敖老祖救去,收為徒弟,在山學法。今奉君命特來謁你。你看,此位是何人?”
丁山走上床前,跪在地下說:
“爹爹,孩兒不曾死,被師父救活了。”
薛仁貴心中不禁感到詫異,焉有死而復生之理?
當下忍不住開口問道:
“你當真可是我兒丁山麼?可是那王敖老祖將你救活?”
丁山紛紛淚下說:
“父親,兒子在山中學習了七年,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