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往成功澆鑄的經驗,大致估算本次澆鑄所需的時間和鐵水量。
當達到或接近這個估算值時,結合其他判斷方法,如澆口和冒口的情況,來綜合決定是否停止澆鑄。
如果已知鑄件的設計重量和體積,以及鐵水的密度,可以計算出所需鐵水的理論用量。
在澆鑄過程中,當注入鑄型的鐵水量接近理論計算值時,要密切觀察澆口和冒口的狀態,以確定是否停止澆鑄。
但這種方法需要考慮到鐵水在澆鑄過程中的損耗等因素,所以只能作為一個大致的參考。
在現代,還可以使用先進的檢測裝置判斷停止澆鑄的時機。
在澆鑄過程中,可以在鑄型的關鍵部位或澆口附近安裝熱電偶,實時監測鐵水的溫度變化。
當溫度曲線顯示鐵水溫度已經降低到接近凝固點,且不再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時,這可能是停止澆鑄的訊號之一。
因為繼續澆鑄可能會導致新注入的鐵水與已在型腔內開始凝固的鐵水之間產生較大的溫度差,從而影響鑄件質量。
利用超聲波感測器可以檢測鑄型內鐵水的填充情況。
超聲波在鐵水中的傳播速度和反射情況會隨著鐵水的填充狀態而變化,
透過分析超聲波訊號,可以瞭解型腔是否已經被鐵水填滿。
當檢測到型腔已滿的訊號時,就可以停止澆鑄。
可惜現在是17世紀,不可能有現代先進的檢測裝置。
至於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的經驗資料,基本也是不存在的。
畢竟鑄造3磅團炮、及用砂模和鐵模鑄炮,對翁翊皇來說,都是破天荒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