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如何把握停止澆鑄的時機(1 / 2)

相比之下,在三種鑄造方法中,泥模的散熱速度最慢,鐵模的透氣性最差。

所以翁翊皇在泥模上設定明頂冒口,是為了輔助散熱,在鐵模上設定明頂冒口,是為了輔助透氣。

不過鐵模只靠冒口排氣是不夠的,還需要設定排氣孔、排氣槽、透氣塞,或在區域性區域使用透氣材料以改善鐵模的排氣效能。

此外還可以使用真空輔助排氣。

其原理是在澆注前,透過真空泵將型腔內的空氣抽出,使型腔內部形成一定的真空度。

這樣在澆注時,氣體的阻力就會大大減小,有利於金屬液快速填充型腔。

不過這基本上是隻有現代才能使用的方法,

因為需要配備專門的真空裝置,而且對鐵模的密封效能要求較高。

要說翁翊皇在砂箱上沒有設定冒口,那是打死李國助都不會相信的。

只能說,他在砂箱上用到的是暗冒口。

這也恰恰符合古代鑄炮時,設定冒口的一般準則。

在17~19世紀70年代前後,優質的鑄鐵炮材主要是灰口鑄鐵。

灰口鐵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較小的收縮率和良好的切削加工性,可提高鑄件品質,使炮體質量更優。

石墨在鐵中以片狀形式析出後,就形成了灰口鐵。

而適中的冷卻速度,恰恰有利於鐵水在凝固過程中析出石墨,從而獲得灰口鐵鑄件。

這也是砂模鑄造在18世紀工業革命後開始逐漸成為主流鑄造工藝的原因之一。

而在這三種模具中,泥模散熱速度最慢,砂模散熱速度適中,鐵模散熱速度最快。

所以在模具上使用暗冒口有助於減緩散熱速度,特別是在鐵模上最有必要。

如果翁翊皇的經驗足夠豐富的話,他甚至可能在鐵模上設定保溫暗冒口。

保溫暗冒口是指頂部不暴露在外界環境中,被型砂、保溫材料等包圍的冒口。

其保溫材料可以在冒口壁內部或者包裹在冒口外部。

由於暗冒口四周被型砂包圍,本身散熱就相對較慢。

再加上保溫材料的作用,其內部金屬液的熱量散失就更加緩慢。

不過減緩散熱速度並不是暗冒口存在的意義,

而是因為其熱損失小,能夠在較長時間內為鑄件提供流動性良好的液態金屬來進行補縮,從而減少鑄件縮孔、縮松等缺陷,提高鑄件質量。

在鑄件凝固過程中,暗冒口可以利用金屬液的靜壓頭和凝固收縮產生的壓力差,將冒口內的液態金屬輸送到鑄件收縮部位進行補縮。

而且因為是暗冒口,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外界因素,如灰塵、雜質等對冒口內金屬液的影響。

暗冒口的設計還可以控制鑄件的凝固順序。

合理設計的暗冒口能夠使鑄件按照順序凝固,即從遠離冒口的部位先凝固,然後逐漸向冒口方向凝固。

這樣可以保證在鑄件主體凝固過程中,冒口始終有液態金屬來進行補縮。

所以暗冒口在任何鑄造工藝中都是必要的。

不過模具上哪裡用了暗冒口就不是李國助能看出來的了,必須專門詢問翁翊皇才行。

但現在並不是詢問的時候,否則會干擾翁翊皇對停止澆鑄時機的準確把握。

當模具上沒有明冒口的時候,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可透過觀察澆口處的鐵水狀態來判斷停止澆鑄的時機。

當鑄型型腔即將被鐵水填滿時,澆口處的鐵水液麵會逐漸上升並趨於穩定。

當液麵不再有明顯的波動,沒有出現因鐵水流動而產生的漣漪或漩渦時,通常是型腔已基本充滿的一個訊號,可以考慮停止澆鑄。

鐵水在高溫下呈現出明亮的顏色,隨著溫度降低和澆鑄過程的進行,會逐漸變暗。

當澆口處的鐵水顏色變得相對較暗,且不再有明顯的亮色區域流動時,可能意味著鐵水的補充已經足夠,澆鑄可以停止。

當型腔完全充滿後,繼續澆鑄會導致鐵水在澆口處出現回流或溢位。

一旦觀察到有少量鐵水從澆口溢位或沿著鑄型外壁流下,就應立即停止澆鑄,防止鐵水浪費和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此外,還可憑藉以往的經驗資料,依據澆鑄時間和鐵水用量估算停止澆鑄的時機。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對於特定的鑄件和鑄型,會積累一定的澆鑄時間和鐵水用量資料。

可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